分享
2023年市政府人事人才工作总结.docx
下载文档

ID:950896

大小:36.78KB

页数:2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政府 人事 人才 工作总结
市政府人事人才工作总结 20xx年,我局及全省各级人事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人事人才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主线,积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海西人才资源支撑体系,提升人事人才公共效劳水平,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人事人才工作思路有新提升 牢牢把握海西建设重大开展机遇,自觉融入大局、效劳大局,紧贴开展、效劳开展,积极建言献策,积极争取国家主管部门加大对我省人事人才工作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强化对人事人才工作的领导。一是在战略上更加突出人才。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省委、省政府决定把人才支撑体系列为海西建设十大支撑体系之一,写入XX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人才的根底性、关键性地位和作用再次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强调,有力推动了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认真贯彻中央“千人方案〞等有关人才工作意见,配合组织部门认真研究制定XX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方法、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方法和XX省“海西创业英才〞培养实施方法等重要政策文件,并经省委、省政府原那么通过。配合组织部门编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中长期人才开展规划纲要(202322-2023年)(草案),进一步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提出了具体措施,努力构建海西人才资源支撑体系,进一步提升海西人才竞争力。二是在理念上更加重视人才。牢固树立“开展先行、人才优先〞的理念,强化对“人才是产业支撑、是核心竞争力、是投资环境、是开展后劲〞的认识,积极推动“海西先行,人才优先〞。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XX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假设干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视野、新的标准对人事人才工作进行定位,研究制定了人事部门的贯彻意见,提出了“六个着力〞的工作措施,更好地效劳海西建设。三是在布局上更加有利人才。坚持着力保增长,把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作为效劳持续开展的有力抓手;坚持着力保民生,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坚持着力保稳定,把军转安置和局部企业军转干部维稳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二、人才培养引进有新举措 (一)高层次人才培养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抓手。开展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推荐选拔工作,推荐人选35人。向国家人社部推荐13个学科设立博士科研流动站,获批9个学科,全省累计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95个。对18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站点进行了评估,并对博士后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关于促进博士后事业开展的意见,全省共招收博士后人员140名,累计招收993名。选送45名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开展短期访学进修,其中国内25名、台湾和香港地区20名。配合组织部门推荐上报国家“千人方案〞人选8人,征集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360多个。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专业技术人员高研示范班41期、高研普通班12023期。目前,全省拥有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253.5万人,比增5.9%,其中院士16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人,国家有突出奉献中青年专家7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2人、省级人选88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高技能人才2293人。福州大学付贤智教授新中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郑金贵教授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二)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成为先行先试的突破口。认真落实取得内地(祖国大陆)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的台湾学生来闽就业有关政策,台生来闽就业在工资福利、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单位同类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已有一名博士生、一名硕士生在我省事业单位办理了编制内聘用手续。推进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参加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工作,通过论文鉴定、面试辩论、考核评审,在厦门长庚医院工作的17名台籍医生首批获得大陆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成功举办海峡两岸人才交流与人力资源效劳合作大会,开展了海峡两岸人力资源效劳机构展示与工程合作洽谈、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工程对接洽谈、海西创意产业毕业生供需见面暨人才招聘洽谈等三大活动,有360家两岸有关机构、单位参会参展,5000多名大学生参加对接洽谈。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两岸参会专业人士160多人,签订合作协议6项,建立了两岸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机制。组织实施“闽台生物技术综合防治水果病虫害示范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进行了总结评估。 (三)人才智力引进成为效劳产业开展的主渠道。加大引智工作力度,积极搭建“6·18〞国(境)专家工程成果展和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成果,促成一批国(境)外专家工程与我省对接。今年共获得国家外专局批准立项的国家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工程22023项(比增21%)、获得经费资助1395万元(比增62万元);共有57个出国(境)培训工程获批立项,获国家外专局经费资助233万元(比增49%)。成功举办第七届“6·18〞国(境)外专家工程成果展,有230多名国(境)外专家应邀参加“6·18〞活动,共征集符合海西产业开展导向的国(境)外专家工程成果1500多项,面向省内企事业单位开展了80多场(次)各种形式的工程成果宣传、推介、对接活动,推介了202300多项国(境)外专家工程成果,推动58个工程与省内企事业单位成功对接合作、总投资额近7.8亿元。制定实施了20xx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全省共引进省外高层次人才400人、海外人才450人,其中省直有关单位引进省外高层次人才156人、海外人才145人。开展“海外留学博士海峡西岸行〞活动,40多名海外留学博士参加了活动。组织11家用人单位赴清华大学招聘博士、博士后人才,共有520多名博士、博士后人才与用人单位进行接洽,有意向来闽工作的80多人。组织申报优秀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人才14人,有6人入选国家“千人方案〞。做好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开工程择优资助和闽港人才合作工程资助工作。推进海西20个城市人力资源交流合作,研究通过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力资源合作联盟行动方案。 三、促进和谐开展有新奉献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保民生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做出了奉献。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和公共效劳体系,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2023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八点意见、七项方案和30条措施。加大了经费投入,省财政新增安排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7000多万元。实施了毕业生效劳基层工程、“十百千万〞创业助力、“三年三万〞就业见习、人才储藏、“双困〞毕业生就业援助等系列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共实施招聘34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教育、卫生、农技、社区岗位工作。招募2700多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等效劳基层工程,安排了81个机关事业单位“专门职位〞面向参加效劳基层工程期满考核合格的毕业生进行招考。组织一万名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就业见习,全省已建立2个国家级就业见习基地和56个省级就业见习基地。举办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活动,开展了“就业岗位大征集〞和“就业政策大宣讲〞活动,举办了全省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等系列公益性专场招聘会,共征集岗位信息2万多个,组织43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专场招聘会、提供了9.7万个就业岗位,组织了近1.8万家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提供22.5万个就业岗位,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效劳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完善小额担保贷政策,设立了初始规模500万元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担保基金。评选表彰并奖励了48名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优秀高校毕业生和30名“三支一扶〞优秀高校毕业生。开展了市、县(区)、省直有关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工程落实情况督查活动,推开工作落实。202322年,我省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85.1%,其中,毕业研究生为80%,本科毕业生为81.8%,高职高专毕业生为82.2%,提前实现了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在20232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选表彰活动中,我局等4个单位和5名个人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二)军转安置工作为经济社会开展和军队建设做出了奉献。完善省市分开安置方法和省(中)直单位分配方法,有序推进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全省安置工作接近尾声,根本完成安置任务。全省接收军转干部1154名。认真做好全国第五次军转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推荐工作,全省有3人被授予“全国模范军转干部〞称号,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军转工作先进单位,2人被评为全国先进军转工作者。积极开展全省第五次军转表彰活动,召开第五届全省军转表彰大会暨202322年军转安置工作会议,隆重表彰了全省先进军转干部32名、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21个和先进军转安置工作者13名。组织开展军转干部适应性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完成军转培训任务。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和效劳。扎实做好局部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落实解困政策,及时掌握动态,落实专项工作小组责任机制和重点人员“五包〞责任制,确保了企业军转干部队伍的稳定。 四、深化重大改革有新进展 (一)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健全。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制定实施公务员法有关配套法规的具体实施方法。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集中审批工作,根本完成已批准实施参照公务员法单位人员的过渡、登记工作。打造提升公务员考试录用品牌,认真做好我省春、秋季公务员招考工作,202322年全省各级机关方案招考公务员4311名,共计13.5万位考生报考、2023.8万人参加考试,报考人数和考试人数再次创下新高。继续坚持面向基层招考,省、市两级机关招考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已超过70%。完善面试考官异地交流方法,组织各设区市异地交流考官142人。加大了对高科技作弊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对笔试雷同卷进行认真甄别和严肃查处。按照国家公务员局部署,认真做好公安、平安、质监、工商机关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考务工作和阅卷工作,配合国家公务局在我省召开了202322年中法公务员选拔录用研讨会。顺利组织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税务部门接收人员考试〞、“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考试〞、“地方铁路公安转制考试〞、“全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考核考试〞。加快部、省共建公务员考试录用测评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征集命题专家912人,组建了命题研究开发小组、心理学专家小组、考试测评信息化专家小组等3个专家小组,开发了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已初步具备在线命题、题库管理、人机对话、远程面试等功能,开展了在线命题测试工作。深入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大力开展公务员四类培训,推进古田公务员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推荐评选工作,xx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指导员郑伯武、漳州12023分别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部署开展了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努力营造公务员队伍风正气顺的良好气氛。 (二)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完成省垂直管理单位驻县机构标准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审批,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资套改和标准津贴补贴工作以及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后的职务工资套改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精心组织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意见,中小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根本到位。梳理了2023年以来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有关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