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植根民族文化用现代审美观构建特色校园文化.docx
下载文档

ID:920379

大小:22.31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植根 民族文化 现代 审美观 构建 特色 校园文化
植根民族文化,用现代审美观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摘 要: 文章论述了在民族类高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需植根民族文化,还需要用现代审美观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这不仅是创立特色高校之路,同时亦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文章从现代审美观构建特色校园文化面临的几大难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从创新文艺效劳方式、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等手段进行特色校园文化的创立。 关键词:民族文化 现代审美观 特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3)03-0247-02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健康成长和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才能不断实现生命的自我展现、自我开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1]。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来讲,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无疑是最直接的,也是极为重要的[2]。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类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才,构建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有重大意义。 一、植根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的观点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人类许多矛盾是各自不同的文化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才导致误解,甚至成为冲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3]。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统一大家庭,对于民族类高校而言,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聚居〞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生活,各民族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因此,学校成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作为高等学校特别是民族类高校来讲,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理、挖掘和传承各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效劳[4]。因此如何植根民族文化,利用现代审美观念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使校园不仅成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融合相处的典范,对全国各族文化的互融互通起到推动作用是每个民族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重要命题。 二、现代审美观念构建特色校园文化面临的几大难题 纵观当今社会,在我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众多领域,社会的每一个组成局部都将整体性和连续性地向前开展,不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本身具有现代化的属性,但是,在当前迅猛变化的经济、政治体制条件下,我们应该成认,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化和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恒久的课题。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代化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其重点是工作理念、组织体系、方式方法和资源条件等方面的现代化。民族高校要植根外乡民族文化,用现代审美观念构建特色校园文化,首先必须认清当前构建特色校园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够,使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受到束缚 从学校学生主体来源结构上来说,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校园的主体,他们更愿意通过虚拟途径查询、了解、掌握新知识。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对社会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上网成为大学生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局部,这对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笔者在相关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显示6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展一系列集体活动与自己的成长、开展无关系,也没有兴趣参加,他们更乐于在网上获取各种信息。但是网络中有大量的垃圾文化,如空假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以及叛逆、消极甚至颓废的文化,使学生难以区分,沉迷网络,导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够,严重影响了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 2.学校开展活动的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影响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质量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运动会、舞蹈大赛、歌手大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主要形式,具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和作用[5]。但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被动参与〞的情绪。据笔者调查,某高校学院学生1000人,在参加传统的学校舞蹈大赛时,参与人数不到学生总量的10%,但在开展具有创新性的“T台青春秀〞活动时,学生参与活动比例到达了50%。从两个活动学生参与的人数以及效果进行比照说明:并不是在校大学生不愿意参加活动,而是他们认为学校开展活动的形式太传统,没有创新意识,难以和他们的碰撞出火花,吸引不了他们的兴趣。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质量。 3.校园文化构建的民族性不突出,使校园文化缺乏特色 民族类高校想要构建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富有竞争力的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开展多民族视野下的多民族文化的挖掘、融合和创新工作,但实际上这方面做得不够。一是对多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停留在已有的文化根底上,而忽略了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整理、修复工作;二是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力度不够,各种文化交流、碰撞较少,使得各民族文化在校园内自为阵营;三是对现有的民族文化创新不够,在诸如过于保守、崇尚继承、畏惧失败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使各民族文化停留在已有成果的根底上,缺乏创新性,不能表达新时代的要求,生命力不旺盛。 三、植根民族文化,用现代审美观念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 1.创新文艺效劳方式,构建公共文化学习体系 创新文艺效劳方式,首先就要我们明白这种方式效劳的主体——大学生。只有真正明白效劳的对象,才能更好的效劳。在民族地区高校,任何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及艺术欣赏力的活动,都是为了各民族之间的充分团结及和谐,展现各个民族的民族风味;举办任何形式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构建公共文化学习体系,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活动中感受不一样的艺术体验,得到不同的锻炼。民族地区高校创新文艺效劳方式,首先考虑的因素: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任何不以学生为本开设的活动,得不到学生认同的活动,都是失败的活动。 不容置疑,校园文化是展示学校特色的平台:如特色专业辐射下的丰富而活泼的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蕴含青藏高原文化的校园学术沙龙;突显区域优势并延伸至校外的社会实践;各种健康、积极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开展的校园活动;保护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为宗旨的大学生民俗演艺、观摩交流等民族文化传承方式;以民族地区非强势语言、中华族际共同语、英语为交际形式的校园“语言角〞(Language Coller );表达西部民族地区浓郁风情、传播现代信息及辅导教学的各类校园网站等等的创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各民族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一律化〞,关键是要在如何建设校园文化以展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问题上花大气力,既要实现现代化,又不失去自身特色[6]。用不同的方式使艺术得以创新来效劳全校师生以及构建公共文化学习体系,才能进一步传承民族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和提高文化软实力。 2.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 从校园文化活动的角度讲,民族高校开展的少数民族舞蹈大赛、少数民族青年才艺展示大赛、藏羌锅庄比赛、歌手大赛、藏(羌)历新年晚会等活动,不仅使各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更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相互学习、欣赏,最终到达文化融合的目的。例如在学校内开展的“天山杯〞足球赛,举办每年一度的“诺茹孜节〞晚会,少数民族文化周系列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之“华夏风民族情〞系列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展示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之间以及汉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促进了民族感情,增进了民族团结[7]。 这些文体活动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活动方式,从活动的开展形式创新了校园文化,得到了各民族同学的认可。从管理的角度上说:只要善于抓好各民族同学的兴趣点,管理难度就会相应减小。所以,民族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以各民族同学的兴趣点作为开展活动的前提,是民族高校管理工作者开展学生工作的根底。 3.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承民族文化,彰显特色校园文化的亮点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知识传递的重要工具。但在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中,简单的用以文字进行记录各民族特色的东西,给人的感觉往往枯燥、无味。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无疑将增加无数亮点,且更能增加看点和得到各民族师生及更多民众的认可。例如:羌族民间故事莎朗姐(莎朗姐是传说中羌民族的歌舞女神),在传统方式下仅仅通过简单有限的文字记录呈现出来,文化传播和影响力非常有限,但是通过舞蹈的形式,配以灯光、音乐、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将莎朗姐中的重要剧情(如:祭祀、引歌、背水、口弦、跳萨朗等重大活动)进行编排和展现,使其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根底上添加现代元素,更适合现代审美观,在场面上气势恢宏,富有强大的感召力。另外在参与面上让各民族同学共同协作参与节目制作,更有利于多民族学生从多方面了解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特别是羌族妇女在整个民族的重要地位,寓教于乐,到达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校实现自身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目的。 总之,民族高校想在日益剧烈的环境中求生存、办出特色、办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必须在现有的民族文化根底上,创新文艺效劳方式,构建公共文化学习体系;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承民族文化,彰显特色校园文化的亮点;通过植根民族文化,用现代审美观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创设富有现代内涵而又不失传统文化气息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深受各民族同学欢送,使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得到更好挖掘、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刘东波.教育视域中的生命观:教育存在与开展之必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215-217. [2]徐柏才.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对中南民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假设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74-177. [3]郭亮.高校橱窗文化的效用与建设研究[J].高教论坛,2023(10):58-59. [4]梁文化.民族地区院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23(3):89-91. [5]魏巍,祝小宁.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特色校园文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3(7):61-63. [6]汪春燕.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管窥[J].民族教育研究,2022(2):51-53. [7]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6).P:128 作者简介:魏巍(1983—),女,汉,四川岳池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梁潘(1978—),男,汉,四川广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