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预应力桥梁施工技术及其实践.doc
下载文档

ID:888273

大小:24.50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预应力 桥梁 施工 技术 及其 实践
浅谈预应力桥梁施工技术及其实践 :本文通过结合某预应力桥梁施工实例,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提出了桥梁施工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同时总结其施工实践经验,旨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桥梁施工;模板安装;预应力施工;混凝土浇筑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mbined with some prestressed bridge construction examples, and combining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presented bridge construction each link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t also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 bridge construction; template installation;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concrete casting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某大桥左、右幅桥均采用13跨30米的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箱梁,斜交角为45度。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圆形墩、钻孔桩根底,一端桥台为桩柱式桥台,另一端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承台桩根底。箱梁高1.6米,单幅横向为4片,共计104片箱梁,采用预制吊装,墩柱采用翻模施工,桩基为钻孔或挖孔桩施工。现通过结合该桥梁箱梁的施工实践来探讨该类型桥梁的施工技术措施。 模板的制作与安拆 2.1模板采用分片拼装式钢模板 本箱梁的侧模采用8mm厚钢板,背肋用10号角钢;底模采用钢板,厚度为10mm,并在钢板两侧加焊角钢补强;端模用8mm钢板。预制底座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底座前要先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侧模的制作在专用工作台上进行,工作台本身具有较大的钢度,并设在坚实的根底上。因工作台的精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钢模的加工质量,因此必须加以重视。侧模外侧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模板制作完成后进行组装检验,合格前方可使用。模板的安装和撤除均采用龙门吊,装拆时应重点注意以下施工事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模板的完好状态,认真进行维修保养工作。模板在吊运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碰撞,严禁从吊机上将模板抛落。模板在首次使用时,要对模面认真进行除锈工作,除锈采用钢丝刷去除锈垢,然后涂刷脱模剂,脱模剂的涂刷要注意均匀、不遗漏。装拆时,要注意检查接缝处止浆垫的完好情况,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以保证接缝紧密、不漏浆。在安装过程中,要及时对各局部模板进行精度控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假设超出允许偏差,那么应及时纠正。 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装 本工程的钢筋骨架的制作在钢筋加工棚进行,主筋的连接采用100kva对焊机对焊。骨架的焊接采用分段、分片方式,在专用的焊接台座上施焊,然后运至现场装配成型。骨架的主筋在对焊时应适当配料,使之在成型时其对焊接头能按标准要求错开设置。钢筋骨架在现场采用龙门吊起吊安装。所有钢筋在加工之前,必须先作清污、除锈和调直处理。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4.1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准备技术 对于浇筑混凝土的预制台座应稳固、无沉陷,台座各支点间距应适宜,以保证底模挠度不大于2mm。梁跨径大于20m时,应按设计设置反拱。为了保证预留孔道的准确,端模板应与侧模和底模紧密贴合,并与孔道轴线垂直。梁内预埋件位置应准确,特别是锚垫板应与端头模板紧密贴合不得平稳或转动。假设采用侧模、底模振捣,应在底梁与根底之间加设弹性垫层〔如橡皮垫〕,其厚度不宜小于1.5cm,以便提高振捣效果。考虑到施加预应力后混凝土会压缩,梁的底模板铺设时可加长1/1000l〔l为梁长〕。垫板处的加固钢筋网尺寸和位置,后张制孔器的外径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牢固固定。 4.2混凝土浇筑工艺 混凝土的浇筑方法采用一气呵成的连续浇筑法。浇筑方向是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防止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现象,应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而在距该端4m~5m处合拢。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上下层浇筑时间相隔不宜超过1h〔当气温在300c以上〕或1.5h〔当气温在300c以下时〕。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前方能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分段长度宜取4m~6m,分段浇筑时必须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下段混凝土,以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混凝土浇筑进行中不得任意中断,因故必须间歇时,间歇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凝结时间、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混凝土硬化条件确定。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为斜向,上、下层混凝土接缝互相错开,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 当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或前层混凝土已凝结,那么要待前层混凝土具有不小于1.18mpa强度时,才能浇筑新混凝土。中断后浇筑次层混凝土时,还应当控制以下几点措施:浇筑前,先凿除老混凝土表层的水泥浆和较弱层;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外表,应用水冲洗干净,同时,不得留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垂直缝应刷一层净水泥浆,不平缝应在全部接触面上铺一层与混凝土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厚为10mm~20mm的水泥砂浆;斜面接缝应将面层混凝土凿成台阶。 同时对于箱梁浇筑混凝土除按上述操作规程办理外,结合工程实践,笔者提出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应尽量采用底、侧模联合振捣工艺;应随时注意检查与校正支座钢板、端部锚固板、制孔器及其他预埋件的位置;为防止制孔器接头脱节,造成孔道堵塞、位移、弯曲或出现局部凹陷等事故,振动棒不得触击制孔器和模板。后张梁孔道端头、预埋件、加固筋很多,应注意混凝土的密实性,必要时可使用小骨料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 在箱梁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90%时,方可张拉预应力束。张拉时对称缓慢匀速进行。张拉时采用两端张拉,两端应加强联系,尽量保持同步。张拉工序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张拉至初始应力、锚固应力值时在钢绞线上画标线,准确测定预应力钢束的伸长量,在到达设计要求锚固应力值时及时锚固。对于箱梁的预应力张拉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引伸量校核,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误差不大于6%;伸长量值应考虑锚具回缩量的影响,现场应测定锚具回缩量。对箱梁采取两端同步对称张拉; 〔2〕持荷时观察油表,假设压力下降,应补足至规定压力,再进行回顶; 〔3〕张拉完一片梁后应立即测量梁的拱度,建立该梁的上拱值档案,测量其自张拉后1天、3天、7天、14天、28天、45天、90天的上拱度,并应符合设计值,否那么检查原因,予以处理; 〔4〕施工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 孔道压浆及封锚 对箱梁张拉完成后应尽快进行压浆,压浆采用的水泥浆,由精确称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配制而成并掺加一定比例的膨胀剂,具体比例由试验确定,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0.45之间,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所使用水泥龄期不超过一个月,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和后3小时泌水率应小于2%,泌水应在24小时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水泥浆的拌和应首先将水加于拌和机内,再放入水泥,经充分拌和后,再参加掺加料,拌和时间不少于2分钟。水泥浆自调制至压入孔道的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0至45分钟。 压浆前,吹入无油份的压缩空气清洗管道,接着用含有0.01kg/l氢氧化钙的清水清洗,直至松散颗粒除去,再用无油的压缩空气吹干。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由一端压入,至另一端冒出均匀浓浆时停止,用木塞打紧。压浆须到达饱满,压入端持压0.5~0.7mpa 5分钟,压浆时,不得停止搅拌。压浆设备每天使用结束时应清冼干净。在整个压浆施工过程中应当作好详细施工记录〔包括管道的压浆日期,水灰比及掺加料、压浆压力等〕,并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签认。当压浆浆体强度到达设计值时,用龙门吊移梁存放。 结构体系转换施工 对于桥梁预制箱梁来说,其结构体系转换是桥梁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采取的转换顺序应当是预制箱梁→架梁〔放置临时支座〕→现浇接头〔焊接普通钢筋〕→现浇桥面板→后期连续〔张拉连续钢束〕→解除临时支座→桥面系施工。墩顶连续段施工从两端向中间对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气温不能相差过大,宜控制在5℃之内。为防止结构连续段与预制板之间的交接面出现砼收缩裂缝,墩顶现浇连续段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墩顶连续段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后,施工现浇桥面板混凝土,张拉连续墩顶处的钢绞线,并压浆。然后采用电热法解除临时支座,完成从简支至连续的体系转换。最后施工桥面系。在撤除临时支座时应特别注意严防高温影响橡胶支座质量。 结论 文章通过结合某预应力预制箱梁施工实例,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提出箱梁施工的各个施工环节,同时针对各个施工环节而提出相应的实践经验及本卷须知,从工程实践效果来看,本桥梁施工所提出的施工经验后,施工效果良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兴贵.浅析预制箱梁施工工艺[j].四川建材,2023,27〔02〕:74-75. [2] 吴云海.箱梁预制施工工艺浅析[j].科学之友,2023,29〔06〕:101-103. [3] 冯源.箱梁预制施工工艺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23,31〔02〕:46-4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