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以9家上市中小商业银行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以9家上市中小商业银行为例 工商管理专业 中小 商业银行 核心 竞争力 实证 研究 上市 工商管理 专业
摘 要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项下,与其他行业联系密切的银行业,也不可避免地步入了调整与转化时期。原有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方式已成为过去,业务模式创新已成必然。与此同时,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及金融脱媒等的不断深化,传统金融资金出现了明显的分流情况,聚焦于金融市场内的战火愈演愈烈。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进一步辨别与深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必议的话题。多重叠加之下,发展稍显弱势的中小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表现颇令人关注。在整理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收集9家上市中小商业银行的有关数据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过程当中,构建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并以此判断和分析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表现和发展前景。总的来讲,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利率市场化;熵权法 ABSTRACT Under the "new normal"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banking industry close to other industries, is inevitably getting into the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 original profitability of deposit and loan spreads has become the pas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has become inevitable.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and the deepening of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funds have obvious been diverged and the war focusing on the financial market intensified. Under the new market conditions, to further identify and deepe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become a must-see topic. Overweight, the development of slightly less vulnerabl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market performance is quite concern.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by collecting the data of 9 listed small and medium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process, five sub-indexes and 16 second-level indexes on core competence are constructed,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determined by entropy method, and the market performanc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are judged and analyzed. In general,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commercial banks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entropy method 目 录 1. 绪论 1 1. 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 1. 1. 1 研究背景 1 1. 1. 2 选题意义 2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 2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 3 1. 2. 3 研究评析 5 1. 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6 1. 3. 1 研究内容 6 1. 3. 2 研究方法 7 1. 3. 3 技术路线 8 2.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 8 2. 1 中小商业银行概念 8 2. 1. 1 国外中小商业银行的概念 8 2. 1. 2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相关概念 8 2. 2 竞争力相关概述 9 2. 2. 1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9 2. 2. 2 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9 2. 3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11 2. 3. 1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特征 11 2. 3. 2 影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1 3.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环境分析及指标选取 12 3. 1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12 3. 2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环境分析 12 3. 2. 1从宏观层面分析 12 3. 2. 2 从行业情况分析 16 3. 2. 3 银行内部自身分析 16 3. 3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18 3. 3. 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18 3. 3. 2 评价指标确定及各指标说明 19 4.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19 4. 1 熵权法评价方法简介 19 4. 2 熵权法系统评价的分析步骤 20 4. 3 案例分析 21 4. 4 结论 24 5.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存在问题及竞争策略 25 5. 1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中的问题 25 5. 2 中小商业银行竞争策略 25 5.2. 1 明确市场定位 25 5. 2. 2 充分利用金融技术,加快产品创新 25 5. 2. 3 内联外引,壮大自身实力,防范风险 26 5. 2. 4 加强银行内部各方面管理,降低成本 26 5. 2. 5 以人为本,完善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 26 5. 2. 6 横向并购,加强国外战略合作,突破地域限制 26 5. 3 结论及展望 26 参考文献 28 致 谢 30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 1. 1 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银行都是我国金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极履行着调节经济、信用创新、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等职能,在我国金融行业内享有独特地位。但随着金融脱媒现象的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金融行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也逐步受到挑战。在这中间,处于银行圈内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也引得了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中小商业银行起步较晚,在各部分建设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但鉴于体制的灵活性以及猛烈的发展势头,其对新事物的吸收与运用往往更为迅速。面对当前的发展局势,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是“船小好掉头”的欣喜局面,还是“头破血流”的折戟而归,一切都未可知。加强对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我们在探讨中找寻答案。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也给予了银行业改革发展推动力。大体情况是,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转型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对银行业影响而言,可能会诱发不良贷款增多、经营风险増大等问题。同时,近年来银行业改革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加强。央行在2012年9月17日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并将其作为金融改革的重点。继2013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2014年11月又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2015年更是踏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一步——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毋庸置疑,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就它带给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方面我们还需进一步细致化考量。 总而言之,面对金融市场的改革走向,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应积极把握发展动向,争取在改革浪潮中实现其竞争力的提高,完成量的积累,质的飞跃。 1.1.2 选题意义 竞争力结果往往是通过对比得到的,其主要表现是在市场竞争中要有自己明显的优势。就当前经济形式而言,遵循历史的推进性,加强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有诸多益处。存亡是为根本,而又能助其解决调节项下的发展问题,为日后更进一步的飞跃做好积累。 归根结底,国内经济的调整蕴藏着众多的发展机遇。就企业自身角度而言,此番对中小商业银行进行全面、客观、具体的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有利于其进一步强化管理、扎实经营、提高效益,实现作为一个经济体的实在价值。就企业社会性而言,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与地区经济金融建设联系紧密,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定位有助于其发挥联动优势,推进多个经济体共同健康有序发展。在金融领域内,竞争力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小商业银行这一重要金融板块的缺失。同时中小商业银行轻型的改变优势与经验积累能帮助我国银行业把握调整机遇,实现整体发展推进,力争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取得更多积极主动权。当然,对我国金融业强化升级以及日后改革方向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就理体系框架而言,此次研究一方面是次实证结果的探究,但更重要的是对相关理论的整合与联系,有利于理论研究的共鸣与迸发。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 有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国外组织和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在这当中,以下机构的方法最具代表性,被广泛认同。 (1)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构建的金融组织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受到了极大的拥护,它主要参考银行资产规模、资产占 GDP 比重、存贷款利差等指标分析银行的竞争力。但遗憾的是,在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评价方面它稍逊一筹。 (2)监管机构评级。美国货币当局采用国际通用的CAMELS评级(骆驼评级法),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五个角度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评级,并考察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它同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单项评分与综合评分方法有效结合,是一套制度化、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 (3)英国著名杂志《银行家》评级,主要通过考察银行的一级资本、资产规模、资本资产比率、经营状况以及其他综合指标来反映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其被公认为是国际银行业最具权威的评价体系,为各国政府及研究机构所采纳。但它们的评价重点更多地是放在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在国内竞争力方向则稍显忽视。同时它缺乏对市场、制度因素的相关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也不够完善。 (4)标准普尔、穆迪等全球权威信用评级机构也会定期对银行作出信用评级。其评级方法更注重风险评价,主要从商业风险因素及财务风险因素对银行短期及长期信用进行评级。穆迪评级主要依靠经营环境、管理策略及质量、盈利能力、风险状况及管理、所有权及公司治理、业务价值和资本充足率七个指标评价银行竞争力状况。 当然,其他国外学者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广泛、深层次的研究。Huges和Mester(2011)就通过采用当前发展热门的规模效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