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土木工程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792458

大小:32.50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 土木工程专业 公路交通 安全 设施 设计 施工 技术 要点 土木工程 专业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 摘 要:众所周知,公路沿线设施从公路工程的建设构成上属于附属设施的建设,但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分析,应为主要设施。因此,对公路的安全设施设计上相应要求作一定的施工技术对策,本文根据相关工作经验,旨从交通安全的角度探讨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中的几个具体技术问题。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路设施;安全设计;技术 公路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防护设施、服务设施、绿化等。必要的设施设置不仅能提醒道路的状况,而且能够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行车信息,提高道路的安全使用性。 1标志的设置 交通标志在整个交通安全设施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一座无声的广播电台,在24h内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引导和组织交通流,交通标志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路的交通运行状况,也影响着道路使用者对道路的认识与理解。完善公路交通标志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标志的可见性和易读性。驾驶员对信息输入的反应是把脚从油门踏板移到制动踏板。人在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感知反应时间,低交通量时为1.5s,高交通量是为3s。标志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给予驾驶员有足够的感应及动作时间;标志的可见度和易读性也应满足驾驶员的需求,使驾驶员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和理解标志、标牌上的信息。标志的字的大小,标牌的尺寸,前置距离都应符合在道路计算行车速度下驾驶员容易阅读辨认且及时采取行动的要求,否则就会埋下事故隐患。标志的安排要合理。在同一区域或同一标志柱上的标志个数不能太多,在快速行车路段最好一柱一标志,其它路段尽量不超过4种标志,且应按照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排列。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解除禁止超车、干路先行、停车让行、减速让行、会车先行、会车让行等标志必须单独设置。互通立交、收费站、服务区等重要设施之外应设立完善的告示、减速、让行标志、匝道行车速度与主线行车速度相差太大时还应当采取分阶段减速标志,以免驾驶员反应不及。 增加板面的反光度和平滑度。交通标志要具备反光功能,以利于夜间行车安全,标志的反光辨认度不能太低,在高速公路,车流量大的其它道路和城乡结合部路段,应采用高强级以上的反光材料,混合交通和没有中间分隔的道路,标线具有分隔交通、视线诱导等作用,其反光效果应当很明显才有利于安全行车。 合理设置限速标志。据有关资料统计,超速行驶对驾驶员视觉有很大影响,视野随行驶车速的提高而变窄,动视力随车速的提高而下降,辨别近物的能力随车速的提高而下降。超速行驶亦影响车辆的操作稳定性,使车辆制动距离延长,特别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如雨、雾、雪天、冬季冰雪路面,能见度低,道路侧滑,超速行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二次碰撞事故。纵使全线公路的等级相同,在不同的天气变化情况下,限制车速的数值亦应不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静态显示的限速标志的功能有些欠缺。如条件允许(外部条件、投资成本),动态显示的限速标志更能适应路况的变化,特别是高等级公路更应如此。公路经过较大的村镇,而未做道路封闭的段落,车辆行驶受公路两侧人、畜横向穿越的干扰,同时,为保证村民、车辆的安全通行,应设置限速标志。三、四级公路由于设计速度低,公路服务水平低,经过村镇不推荐设置限速标志。 特殊路段标志的设置。在一、二级公路较大的平交道口,为了让快速行驶的车辆安全地通过交叉口,可在交叉口前一段距离设置频闪灯,在接近交叉口处设置减速带,配合警告标志使用,以确保车辆通行安全。频闪灯可选用太阳能超高亮度LED闪烁型,闪烁频率可调,夜间和雨雾天气自动启动并闪烁警示。此种频闪灯节能,可视效果好,特别在夜间能更好地发挥安全警示作用。 在低等级公路设计时,由于道路线形差,路面狭窄、急弯、陡坡等不良路段相对较多,在这些交通事故易发段落应通过设置必要的警告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道路路况变化。道路纵断线形不好,上下坡度过陡,将会直接导致交通事故增多。根据调查资料:平原地区7%左右的事故发生在上下坡的路段上,在丘陵地带为l8%左右,在重丘陵地带为25%左右。一般情况下,下坡行驶的事故数量要比上坡行驶的多出1~2倍。大纵坡路段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主要集中在特征点上,在上坡道行驶时,事故特征点主要分布在上坡道接近坡顶的部分以及过了坡顶后紧接着的路段上。下坡行驶时,事故特征点则主要分布在纵断面的下凹部分,这是由于下坡使车速达到较高值的原故,特别是雨天或者冰雪天时,更有车打滑的危险,所以道路交通事故会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多。为了避免或者说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除了在交叉口设置警告标志外,还可以增设避险车道,确保车辆安全行驶。而平面线形中急弯路同样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据统计有10~12%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小半径的平曲线段落上。特别是山区公路,在急弯路和平面视距不良路段,更容易发生危险,建议在这些段落设置反光镜标志,与警告标志配合使用。 低等级公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道路缺少基本的交通安全控制手段,混合交通环境极不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驶,所以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给驾驶员提供更多的道路信息,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分析交通信息,控制路上行车速度,防止超速行驶,保持安全行车距离。在低等级公路安全标志设置时,由于不良地段较多,需要设置的标志也多。要求分析标志设置的必要性、重要性、位置设置的合理性。标志的设置要使驾驶员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应该了解的信息。安全设施要求设置齐全,但标志过多,设置不合理,信息过载,驾驶员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获取最重要、最需要的信息,导致驾驶员无所适从,即失去了安全标志引导车辆安全行驶的作用。再比如护栏设置,设置护栏是减少交通事故和降低事故恶性程度的有效设施。但设置位置不合理,护栏成了障碍物,反而增加了事故的危险。因此,无论是高等级公路还是低等级公路,安全设施在数量、位置、形式上等都要认真分析,根据具体条件设计,使之真正发挥安全保障的作用。 2 护栏、隔离栅设置及其形式的选用 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护栏的设置依据《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执行。一级公路设计速度高,但平交多、不封闭,有些一级公路中间不设分隔带(《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004—03一O1实施要求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故发生正碰、侧碰事故较多,事故率高。 鉴于此,除填高满足规范设置护栏外,建议在公路街道化严重的城镇等横向干扰大的段落设置隔离设施,实行路、宅分离,减少公路行车干扰。在快速干道上尽量减少平交道口数量。在平交道口设置警示桩,交叉口前适当位置设置交叉警告标志,警示驾驶员前方有平交道,引起注意。 对于低等级公路,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填高大于等于6m,设置护栏。而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设计思想,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建议低等级公路填方高度标准可适当降低,如4~5m。二级公路填方高度大于等于4m设置护栏,三级、四级公路填方高度大于等于5m设置护栏。 护栏形式的选择:现阶段护栏形式选用最多的是半刚性护栏,它的主要形式为W形波形梁护栏。由于半刚性护栏具有一定的刚度和韧性,通过横梁、立柱和土基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可以确保道路使用者安全和减少车辆损坏,且损坏部件容易更换,防范能力强,具有一定的视线诱导作用,视觉美观,所以,高等级公路、二级公路推荐选用w形波形梁护栏。桥梁选用刚性护栏,用来严格阻止车辆越出公路外,防止二次事故发生,桥梁护栏的具体形式较多,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般公路推荐选用 刚性护栏中的墙式护栏。墙式护栏与其它形式护栏相比,具有造价低的优点,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适合于一般公路使用。 3轮廓标设置 轮廓标作为视线诱导设施的一种,主要明示道路线形、方向与行车道边界线及危险路段位置。车辆在道路上行驶需有一定的通视距离,以便掌握道路前方的情况。尤其在夜间车辆行驶时,仅依靠车灯照明看不清道路前方的线形,行驶方向有一定的困难。据相关料记载,汽车前灯同时打开能确认前方l00m处的障碍物,如使用近光灯则能确认道路前方40m处的障碍物。汽车行驶速度40krrdh时,刹车距离为40m,仅能满足近光灯照射下确认前方40m处障碍物的距离要求。而一旦行车速度超过 40km/h时,所需的刹车距离已超出了近光灯能看清的范围,无法保证安全行驶。由于车灯照明范围的限制,要想达到一定的通视距离,使驾驶员辨认前方远处道路走向,诱导驾驶员视线,轮廓标设置即能发挥此作用。 设计中,往往忽视轮廓标的作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技术规范》中也只对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及相应的互通、停车场等做了较详细的叙述,而对一般等级公路没有轮廓标设置的相关标准。 一般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设计车速较高,但路线线形差,与一级公路相比,无论是道路状况还是各种设施的设置方面,都远不如一级公路完善。所以设计中,轮廓标作为安全设施设计中的一一项安全保障设施,建议二级公路根据路线线形、平竖曲线半径等变化段落参考一级公路的规范标准,设置轮廓标。轮廓标的间隔不宜超过50m,并根据段落变化情况适当加密。在轮廓标布设设计时,应注意从直线段过渡到曲线段或曲线段过渡到直线段的布设处理,以使视线诱导保持连续性,能平顺圆滑地过渡。三、四级公路道路线形差,设计车速低,道路服务水平也低,所以设计中不推荐设置轮廓标。 5 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日新月异,交通工程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交通工程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际的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中要对标线、标志、轮廓标以及护栏进行全面合理地设计,充分考虑道路本身状况及周围的环境,真正体现“和谐交通”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1994-06实施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1996-10-01实施 [3]交通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032004-03-01实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