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三篇2.docx
下载文档

ID:726285

大小:35.81KB

页数:2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县域 经济发展 调研 报告
县域经济开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篇一】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县域监测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单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效劳、社会效劳等综合能力,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 (二)县域监测范围 县域经济社会开展监测考评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开展的综合性评价,县市和XX县区分别进行,全省共12023个县市区,xx年为24区83县市,我市为1区(xx区,高XX县区和经开区包含在xx区)2023县市(xx、xx、xx、xx、xx、xx、xx、xx、xx、xx,xx包含在xx);xx年为25区82县市,我市仍为1区2023县市;xx年为27区80县市,我市为2区9县市,xx撤县设区成华州区,列入XX县区监测范围。 (三)县域监测指标体系 监测指标体系分经济开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民生开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社会和谐指标五大类,其中县市93项根底指标33项考核指标,XX县区71项根底指标28项考核指标。指标涉及市卫计局、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广新局、市综治办、市水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农发办、市统计局、人民银行渭南支行14个部门或单位。 二、我市县域经济开展现状 (一)“xx〞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xx〞期间,全市县域经济稳步开展,xx年2023个县市生产总值到达1145.62亿元,是xx年的1.83倍,其中工业增加值538.78亿元,是xx年的1.92倍,占生产总值的47.0%,较xx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xx年xx区生产总值306.81亿元,是xx的1.77倍,其中工业增加值83.64亿元,是xx年的1.46倍,占生产总值的27.3%,较xx年下降5.7个百分点。 2、投资规模再创新高。五年来,在民生工程、根底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及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县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总量持续扩张,经济开展根底进一步夯实,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xx〞期间,2023个县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46.97亿元,是“xx〞的4.39倍;xx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3.71亿元,是“xx〞的3.59倍。 3、消费市场日趋活泼。“xx〞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开展的加速,各县市区紧紧围绕一系列惠民促消政策,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着力激活农村市场,挖掘消费潜力,居民消费持续升温,消费品市场日趋活泼。“xx〞期间,全市2023个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1.79亿元,是“xx〞的2.24倍;xx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14亿元,是“xx〞的2.38倍。 4、民营经济蓬勃开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开展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迅猛开展,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呈现出加快开展,活力显现,结构趋优的开展态势。“xx〞期间,全市2023个县市非公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xx年的43.6%提高到xx年的48.6%,提高了5个百分点;xx区非公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xx年的44%提高到xx年的49.4%,提高了5.4个百分点。 5、城乡居民收入提高。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开展及各项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xx年11个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缺乏xx0元,xx年县市区均超过23000元,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个县市区超过5000元,为5854元,xx年11个县市区均超过7000元。 6、财政收入继续增加。随着县域经济的开展,加上价格和政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县域财政收入持续增加。“xx〞期间,全市2023个县市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5亿元,是“xx〞的2.95倍;xx区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94亿元,是“xx〞的3.39倍。 (二)“xx〞县域监测综合排位情况 1、综合排位偏后,且呈后退之势。从下表可以看出,xx年外,其它各年排在40位以后的县市均在5个及以上,县市在全省综合排位整体偏后,且呈后退之势,xx年,我市2023个县市在全省82个县市中排在60位以后的有6个(xx、xx、xx、xx、xx、xx),xx年仅xx排60位后。xx区xx年在全省排19位,xx年上升到13位,之后连续下降,xx年又降到19位(表一)。 2、个别县市退位幅度大。xx年,xx县在全省排70位,较xx年后退17位,退位幅度居全省第2,xx县排64位,较xx年后退15位,退位幅度居全省第4(表二)。 (三)xx年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xx年9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202364.16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工业增加值423.74亿元,增长7.1%,非公增加值552.1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2.74亿元,增长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22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25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8000元以上。2个区实现生产总值420.9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工业增加值139.04亿元,增长6.3%,非公增加值188.0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0.82亿元,增长1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亿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26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9000元以上。 三、县域经济开展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开展思路不清,特色经济未成规模。一些县市对特色产业的开展没有做出规划,缺乏具体的产业政策导向,无视区域特色经济的根底,目前各县市开展特色不明显,生产经营的根本方式仍然是以“初加工—销售〞为主的粗放式经营,传统农业、工业和效劳业仍占渭XX县区域经济的主导地位,新的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不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少,具有县域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和品牌少且规模小,经济开展缺乏特色。 3、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我市县域经济开展的原始积累较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在逐步减少,经济开展将面临资源枯竭的现实。一方面,效劳业占比偏低。xx年全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6:50.6: 33.8,一产占比偏高,三产占比较全市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县域效劳业开展明显缺乏。另一方面,高附加值产业开展滞后。第一产业中,设施农业起步较晚,附加值偏低的种植业占比较高,工业中以资源为主的重工业占比较大,工业对资源的依赖性过强,产业链短,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传统效劳业占比较多,现代效劳业占比偏少。 4、产业类重大工程少,开展资金保障不力。工程方面,一是特大工程少,特别是影响当地生产力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投资额在2023亿以上的特大型工程不多,产业类的大工程就更少;二是科技工程少,普遍存在创新力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开发不强的问题,表现为自主品牌不多、终端产品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企业少。资金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开展滞后,财力缺乏,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政策性投资工程和招商引资,自身造血功能严重缺乏,县乡两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压力较大,用于开展的投入缺乏,资金缺口大,保障程度不高;二是县域企业“贷款难〞和“难贷款〞现象依然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农村信用社又难以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贷款需求。 5、二、三产业开展滞后,导致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工业化,没有工业化开展,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工业化又影响第三产业开展。农村二、三产业的缓慢开展,使城镇化开展任务十分艰巨。虽然城市扩容及撤乡并镇使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整体来看,渭南的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一方面,渭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属典型的大市弱中心,中心XX县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镇区规模偏小,根底效劳设施相对落后,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拉力与推力缺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集聚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xx年全市县市城镇化率为40.8%,较全市水平低1个百分点,2023个县市中,城镇化率最高的为60.16%,其次为54.67%,其它8个县市均在40%左右,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 6、xx年度局部指标完成情况很不乐观。近两年,我市局部县市县域监测综合排位靠后,个别县市排位大幅度下降,而且从xx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局部指标不理想,如,xx年全市6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5%),其中xx仅增长1.4%,xx仅增长0.1%;3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其中xx、xx降幅超过2023%;7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较上年下降,其中6个降幅超过20%,xx降幅超过50%;3个县市区污染物排放未减反增,等等,这些都将影响xx年监测排位,受其影响,局部县市排位可能下滑,应引起高度重视。 7、一些县市和部门对县域监测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县市领导对县域监测工作不够重视,心中无数,在县域经济开展上思路不清,放任自流。一些部门的领导对县域监测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县域监测工作是统计部门的事,和本部门没有关系,不重视监测工作;个别部门指派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员来应付,业务人员业务不精通,报表过失多;有的业务人员缺乏责任心,对数据查询不理不睬,直接影响监测工作。 四、抓好县域监测考评工作、加快开展县域经济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夯实责任。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县域监测工作,相关部门要明确负责县域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报表人员,并严格执行县域监测报表制度,认真填写监测报表,准确及时地上报监测报表。各县市区要认真分析本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监测考评中的排位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要积极催促本县市区相关部门,认真完XX县区域监测报表,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完善制度,推进监测工作。一是建立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开展监测考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协调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开展监测考评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搞好县域监测考评工作,推进我市县域经济快速开展,建议建立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开展监测考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尽快出台加强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开展监测考评工作的意见。为了进一步搞好县域监测考评工作,实现追赶超越,建议尽快出台加强县域监测考评工作的意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切实加强县域监测考评工作。 3、立足县域实际,发挥各自优势。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开展县域经济要立足县情,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下功夫,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开展规划,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开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突出特色,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到“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开展之路,做亮特色经济。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区域联合,努力做好工程筹划包装,全力以赴抓招商、抓工程,吸引更多优势资源和资金投入,招大引强,以强带弱,以大促小,引进更多的外部资金和产业类重点工程。二是狠抓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改善银企关系,标准担保行为,夯实融资平台,激活民间资本,充分发挥金融、担保、城投及民间资本的潜能,突破资金瓶颈。加快重点工程进度,对于已开工的工程,协调好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加快建设进度;对处于报批审批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