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4850—2020
式中:
△P--- 功率波动值,以%表示;
P;—— 开机静态功率,单位为瓦(W);
Pa—— 开机动态功率,单位为瓦(W)。
6.2 平板电视开机功率的确定
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开机功率为开机动态功率 Pa。
液品电视开机功率按表3确定。
表 3 平板电视开机功率的确定
功率波动值/% |
≤30 |
>30 |
液晶电视开机功率/W |
P |
若P>P₁,则开机 功率为Pa:否则开机功率为P |
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视开机功率/W |
P₄ |
6.3 平板电视能源效率的计算
平板电视能源效率按式(2)计算;
式中;
……………………
(2)
Eff—— 平板电视能源效率,单位为坎德拉每瓦(cd/W);
L. ——屏幕平均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²);
S — 屏幕有效发光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P,— 开机功率,单位为瓦(W);
P 、—— 信号处理功率,单位为瓦(W)。
使用模拟射频接口输人时,P. 取 4 W: 使用数字射频接口输人时,P. 取 8 W; 使用其他接口输人 时 .P. 取 0 W。
6.4 机顶盒工作状态功率中附加功能功耗因子的计算
根据机顶盒在工作状态时可提供的主要功能,通过查表4确定机顶盒附加功能功耗因子,然后计算 附加功能功耗因子之和。
表 4 机顶盒附加功能功耗因子表
附加功能 |
附加功能功耗因子P. |
附加功能说明 |
超高清输出功能 |
3,0W |
一 |
内部硬盘 |
2.2 W |
非读写状态下 |
H D M I 接 口 |
1.0 W |
|
ADSI.调制解调器 |
2,0W |
一 |
双调谐器 |
2.0W |
— |
GB 24850—2020
表 4( 续 )
附加功能 |
附加功能功耗因子P。 |
附加功能说明 |
有线调制解调器 (Cable Molem) |
4.5 W |
下行1路 |
8,0W |
下行4路及4路以上 |
|
以太网接口 |
0.4 W/个 |
非连接状态 |
USB接口 |
0.3W/个 |
不接负载设备状态 |
蓝牙接口 |
0.3W/个 |
不接负载设备状泰 |
基于同轴的以太网输人接口(EOC) |
3.0W |
一 |
光网络单元(ONU)输入接口 |
4,0 W |
支持EP ON, GP ON等 被动式光网络(PON)标准 |
有线路由功能 |
2.0W |
不接负载设备状态 |
无线路由功能 |
2.5 W |
不接负载设备状态 |
电话接口 |
1.0W |
不接负载设备状态 |
7 能效测试方法
7.1 平板电视测试方法
平板电视能源效率按附录A 进行测试。
平板电视被动待机功率按附录B 进行测试。
7.2 机顶盒测试方法
机顶盒的工作状态功率和被动待机状态功率按附录 C 进行测试。
GB 24850—202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平板电视能源效率测试方法
A.1 测试环境
A.1.1 工作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音频部分和视频部分应处于工作状态,各种设置应按照A,3,2 调节。如调节的位置 不同,应在测试结果中予以说明。
A.1.2 环境条件
在下列范围内的温度、湿度和气压条件下进行测试:
——环境温度:23 ℃±5℃;
——相对湿度:25%~75% ;
— 大气压力:86 kPa~106kPa。
A.1.3 电源
电压为AC 220×(1±1%)V,频率为50×(1±1%)Hz, 总谐波失真度应不超过2%。
A.1.4 测试场地
为了避免杂散光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测试应在暗室中进行,且暗室的杂散光照度应小于或等于
11x。
A.2 测试信号
A.2.1 视频测试信号
A.2.1.1 概述
测试信号应根据分辨率、幅型比等特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模拟信号应符合GB 3174的规定;标准清晰度数字信号应符合GB/T 14857 相关规定,视频信号格 式应为720×576i/50 Hz;高清晰度数字信号应符合GY/T 155 相关规定,视频信号格式应为1920× 1080i/50 Hz。测试信号码流应符合 GB/T 17975.1 、GB/T 17975.2 和 GB/T 17975.3相关规定。
A.2.1,2 极限八灰度九窗口信号
极限八灰度九窗口信号的平均图像电平(APL) 为17%,由三个白色窗口信号,六个彩色窗口信号 和极限八灰度等级信号组合而成,其位置和大小示意图见图A.1 。六个彩色窗口分别是两个红色窗口、 两个绿色窗口和两个蓝色窗口。
其中极限八灰度等级信号全黑场电平=0%,全白场电平=100%,第一排灰度为;0%、5%、10%、 15%;第二排灰度为;85%,90%、95%,100%,用于调整平板电视的标准状态;窗口信号用于测试屏幕 亮度。
数字信号的红色窗口为(255.0,0),绿色窗口为(0.255.0),蓝色窗口为(0,0,255)。
GB 24850—2020
模拟信号的红、绿、蓝窗口分别是100%饱和度和100%幅度的红、绿、蓝基色信号。 推荐使用获得国家标准样品证书的极限八灰度九窗口测试信号(码流)。
W
说明:
W ——信号宽度:
H —-信号高度;
P. 、P.,P ——白色窗口;
P.、P:, Pa,P₁,P.,P₁— 彩 色 窗 口 。
图 A.1 极限八灰度九窗口信号示意图
A.2.1.3 动态视频信号
动态视频信号为 IEC 62087-2:2015定义的50 Hz 活动测试序列,信号长度10 min.
A.2.2 音频测试信号
音频测试信号为频率为1 kHz, 信号电平为—18 dBFS 的正弦波信号。
A.3 测试条件
A.3.1 测试接口和输入信号
平板电视能源效率测试信号输入端优先采用射频输入接口(若有一个以上射频接口,应分别进行测 试,选取最差结果进行能效等级的评定)。模拟射频信号调制方式按GB/T 17309.1的规定进行设置, 地面数字射频信号调制方式按GB20600 的规定进行设置,有线数字射频信号调制方式按GY/T 170的 规定进行设置,卫星数字射频信号调制方式按GB/T 17700的规定进行设置。
如果没有射频输人接口,则采用数字音视频接口或使用基带接口进行测试,优先采用数字接口进行 测试 。
使用数字音视频接口时,高清晰度电视的视频信号格式为1920×1080i/50 Hz,标准清晰度电视 的视频信号格式为720×576i/50 Hz。分辨率大于1920×1080的产品输人视频信号格式为1920×
GB 24850—2020
1080i/50 Hz:音频测试信号频率为1kHz, 信号电平为-18 dBFS.
使用基带接口时,高清晰度电视的视频信号格式为1920×1080i/50 Hz,标准清晰度电视的视频 信号格式为720×576 i/50 Hz,音频测试信号频率为1 kHz, 额定输人电压为500 mV(有效值)。
测试接口、信道调制方式、信道参数、射频信号电平、数字单路视频信号码率等信息应在检验报告中 说明。
A.3.2 平板电视标准工作状态的调整
A.3.2.1 一般要求
测试前按以下步骤对被测样机进行调整,测试过程中不能以任何方式改变被测样机的工作状态。
A.3.2.2 初始化状态
将平板电视恢复到出厂设置。
如无出厂设置或出厂模式下亮度、对比度不可调,将图像模式调整到“标准”或与之相对应的模式, 其他菜单设置为开机后的设置。
A.3.2.3 环境光控制调整
将平板电视的环境光控制关闭。如果不能关闭,为保证平均亮度测试顺利进行,只在光感应器处给 予不低于300 Ix的照度,并在报告中注明。
A.3.2.4 动态背光调整
动态背光调整或相似用途的功能置于出厂位置。
A.3.2.5 幅型比的调整
将平板电视幅型比置于出厂位置。如果出厂位置幅型比为413.将平板电视的幅型比设置到重显 率最大的全屏显示位置。
A.3.2.6 对比度和亮度调整
输入极限八灰度九窗口信号,改变”对比度”功能和“亮度”功能控制器位置,调整到极限八灰度等级 信号能够清晰分辨的极限状态。
注,极限八灰度的调整方法参见附录D.
A.3.2.7 音频控制
如果有音频放大器和扬声器,则将音频控制作如下调整:
——若有音调控制,应调整到中心位置或获得平坦的音频响应输出位置:
若有立体声平衡控制,则应将左右声道的控制调整到平衡位置;
——音量控制调节到主发声喇叭输出50 mW 的位置。对于有环绕立体声设备的电视,应关闭除
前置喇叭以外的喇叭。
A.3.2.8 其他控制
若有其他用户控制,将其置于出厂位置,如果没有预置的位置设置,将它们调整到能获得最佳图像 和声音的位置。
GB 24850—2020
A.3.2.9 平板电视附加功能
附加功能是指除电视解调、解码、显示画面、发声基本功能以外的功能,如 DVD、 联网、录像、计算 机、游戏机等。
能够被用户关闭的附加功能应调整到关闭状态。
A.3.2.10 工厂菜单
除默认用户使用菜单以外的菜单,若在用户说明书中没有介绍其调用和使用方法,就不应在测试中 使用。
A.4 平板电视能源效率测试程序
平板电视能源效率测试程序如下;
a) 按照图A.2 所示连接测试系统,亮度测试距离为3倍显示屏幕高度。给全部试验设备接通电 源,并适当调整电压和频率。如果平板电视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供电部分同时工作才 可以完成普通用途平板电视功能,即接收输入信号、生成图像和声音等,需要将这些独立部分
均连接在功率计上,并计算总功耗。
图 A,2 平板电视能源效率测试系统框图
b) 输入IEC 62087-2:2015规定的动态视频信号,保持在此状态下预热不少于30 min。
c) 将平板电视调整到A,3,2 规定的标准工作状态。
d) 输人A.2.1.2 中规定的信号,用亮度计测试图A.1 中所规定的P 。~P 。各个点上的亮度值,分 别记为L~Lg 。 按照式(A.1) 计算屏幕平均亮度L;
…… ……………(A.1) 式中:
1.—屏幕平均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²); L,— 第1点的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ed/m²); i ——测试点的编号。
亮度计应放置在与显示屏中心测试点P。相交的垂直线上。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亮度计的位置保 持不动,测试 P₁~P& 点亮度时,需调整亮度计的角度。
测试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亮度时,测试每个点之间要切换一次全黑场信号,同时测试每个点亮度的
GB 24850—2020
时间不能超过30 s, 以保护屏幕。
记录被测平板电视的商标、型号、幅型比、屏幕有效发光面积等。
e) 液品电视播放图A.1, 用具备数字积分功能的功率计测试播放此图像时平板电视的积分功率 值,并记录测试时间,测试时间为5 min。按照式(A.2) 计算开机静态功率 P:
…………………(A.2) 式中;
P₁—— 开机静态功率,单位为瓦(W), 精确到0.1 W;
E;—— 播放图A.1 时功率计测试的积分功率值,单位为瓦时(W·h);
t;—- 开机静态功率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h)。
注: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不测试开机静态功率。
f 平板电视播放 A.2.1.3 规定的动态视频测试信号(信号长度为10min), 用具备数字积分功能 的功率计测试播放此视频时平板电视的积分功率值,并记录测试时间。按照式(A.3) 计算开机 动态功率;
……………………(A.3)
式中:
Pa—— 开机动态功率,单位为瓦(W), 精确到0.1 W:
E,—— 播放动态视频时功率计测试的积分功率值,单位为瓦时(W·h);
t.—— 开机动态功率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h)。
g) 按6,2的规定确定开机功率P, 并按6.3的规定计算能源效率。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平板电视被动待机功率测试方法
B.1 测试条件
B.1.1 环境条件
同 A.1.2。
B.1.2 电源
同 A.13。
B.2 测试仪器
功率计为有功功率计,波峰因数大于或等于3.最小电流量程小于或等于10 mA。
B.3 平板电视被动待机功率测试程序
平板电视被动待机功率测试程序如下:
a) 接通所有测试设备的电源,并正确调整工作量程。如果平板电视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 供电部分同时工作才可以完成普通用途平板电视功能,即接收输入信号、生成图像和声音等, 每个部分被动待机功率应独立测试,并分别符合5.1被动待机功率限定值。
b) 将平板电视接到测试设备,并关闭附加功能,
e) 将平板电视从工作状态调节到被动待机状态。
d) 处于被动待机状态10min 之后,使用具有功率平均功能的功率计监测5min, 测得的平均功率 为被动待机功率;或者使用电度计(或具备数字积分功能的功率计)监测5 min(保证在积分时 间内采样多于200次)。按照式(B.1) 计算被动待机功率;
……………………(B.1)
式中;
P.—— 被动待机功率,单位为瓦(W), 精确到0.01W;
E,— 被动待机状态时功率计测试的积分功率值,单位为瓦时(W·h);
t.— 被动待机状态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h)。
e) 如有多种被动待机状态,测试结果取其中功率最低的一种。
GB 24850—2020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机顶盒功率测试方法
C.1 测试环境
C.1.1 环境条件
在下列范围内的温度、湿度和气压条件下进行测试:
——环境温度:23℃±5℃;
——相对湿度:25%~75% ;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C.1.2 电源
电压为AC 220×(1±1%)V,频率为50×(1±1%)Hz, 总谐波失真度应不超过2%。
C.2 测试仪器
功率计为有功功率计,分辨率至少为0.01 W, 最小电流量程≤10 mA, 保证在连续工作条件,测试 精度优于5%。
C.3 测试方法
C.3.1 机顶盒设置
机顶盒设置如下:
a) 机顶盒具有表4中不包括的附加功能时,该功能如能由用户关闭则应予以关闭。
b) 当机顶盒由外部电源适配器供电时,应采用机顶盒标配的适配器进行测试。 C.3.2 输入信号
高清晰度数字视频测试信号应符合GB/T 17975,1、GB/T 17975,2、GB/T17975.3、GY/T 155 的规 定,信号格式为1920×10801/50 Hz。
标准清晰度数字视频测试信号应符合 GB/T 17975,1,GB/T 17975,2 、GB/T 17975,3 、GB/T 14857 的规定,信号格式为720×576i/50 Hz。
C.3.3 测试信号
测试信号采用 IEC 62087-2:2015 中规定的50 Hz 活动序列。
C.3.4 有线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
C.3.4.1 一般要求
有线机顶盒应根据其视频输出格式选择工况分别进行测试。当机顶盒能提供两种输出格式时,需 对两种工况全部进行测试,并以两种工况下的最大功率值作为机顶盒功率。
GB 24850—2020
C.3.4.2 有线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1
有线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1如下:
a) 信道要求:信道编码符合GY/T 170的规定:
b) 单路视频码率:2 Mbps~15 Mbps;
e) 符号率;3.52 MS/s~6.89 MS/s;
d) 包长:188 byte;
e) 调制方式:64 QAM;
f) 卷积交织深度:I=12:
g) 滚降系数:a=0.15;
h) 频率;110 MHz~862 MHz;
i) 标准输人电平:60 dBpV;
j) 噪声带宽:信号占用带宽/(1+a);
k) 被测设备音频输出调至最大;
1) 视频输出格式见表C,1。
表 C.1 有线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1视频输出格式
输人信号 |
信号格式 |
隔行比 |
扫描行数 行 |
行频 kHz |
场频 Hz |
幅皇比 |
MP@ML |
720×576i |
2:1 |
625 |
15.625 |
50 |
4:3 |
C.3.4.3 有线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Ⅱ
有线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Ⅱ如下:
a) 信道要求;信道编码符合GY/T 170的规定:
b) 单路视频码率:2 Mbps~25 Mbps;
e) 符号率;3.52 MS/s~6.89 MS/s;
d) 包长:188 byte;
e) 调制方式:64 QAM;
( 卷积交织深度;I=12;
g) 滚降系数:a=0,15;
h) 频率;110 MHz~862 MHz;
i) 标准输人电平:60dBpV;
j) 噪声带宽:信号占用带宽/(1+a);
k) 被测设备音频输出调至最大;
1) 视频输出格式见表C,2。
表 C.2 有线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Ⅱ视频输出格式
输人信号 |
信号格式 |
隔行比 |
扫描行数 行 |
行频 kH₂ |
场频 Hz |
幅型比 |
MP@HL |
1920×1080i |
2:1 |
1125 |
28.125 |
50 |
16:9 |
GB 24850—2020
C.3.5 地面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
C.3.5.1 一般要求
地面机顶盒应根据其调制方式选择工况分别进行测试。当机顶盒能提供两种解调方式时,需对两 种工况状态全部进行测试,并以两种工况下的最大功率值作为机顶盒功率。
C.3.5.2 地面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 I
地面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 I 如下:
n) 信道编码符合 GB 20600的规定;
b) 频道标称带宽:8 M;
e) 有效带宽:7,56 M;
d) 滚降系数:a=0,05;
e) 标准输人电平:50 dBpV;
f) 被测机顶盒音频输出音量调至最大;
g) 调制方式见表C.3,
表C.3 地面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 I 调制方式
截波 方式 |
符号星座图 映射 |
帧头 |
前向纠错 码率 |
符号 交织 |
净码率 Mbps |
C=1 |
32 QAM |
PN 595 |
0.8 |
720 |
25.989 |
C.3.5.3 地面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Ⅱ
地面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Ⅱ如下:
a) 信道编码符合 GB 20600的规定;
b) 频道标称带宽;8 M;
e) 有效带宽;7.56 M;
d) 滚降系数;a=0.05;
e) 标准输人电平;50 dBpV;
(被测机顶盒音频输出音量调至最大;
g) 调制方式见表C.4,
表C.4 地面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Ⅱ调制方式
载渡 方式 |
符号星座图 映射 |
帧头 |
前向纠错 码率 |
符号 交织 |
净码率 Mbps |
C=3780 |
16 QAM |
PN945 |
0.4 |
720 |
9.626 |
C.3.6 卫星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
C,3.6.1 一般要求
卫星机顶盒应根据其信道编码方式选择工况分别进行测试。当机顶盒能提供多种解调功能时.需 对两种工况状态全部进行测试,并以最大功率值作为机顶盒功率。
C.3.6.2 卫星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I
卫星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 I 如下:
a) 信道编码符合GB/T 17700的规定;
b) 单路视频码率:2 Mbps~15 Mbps;
e) 符号率:2 MS/s~30 MS/s;
d) 包长;188 byte;
e) 内码码率;3/4;
f 卷积交织深度;I=12;
g) 滚降系数:0=0.35;
h) 射频频率:950 MHz~2150MHz;
i) 被测机顶盒的输人电平:-40 dBm;
j) 噪声带宽:信号占用带宽/(1+a);
k) 被测机顶盒音频输出音量调至最大。
C.3.6.3 卫星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Ⅱ
卫星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Ⅱ如下:
a) 信道编码符合GB/T 17700的规定;
b) 单路视频码率:2 Mbps~25 Mbps;
e) 符号率;2 MS/s~45 MS/s;
d) 包长;188 byte;
e) 内码码率;3/4;
f) 卷积交织深度:I=12;
g) 滚降系数:a—0,35:
h) 射频频率:950 MHz~2150 MHz;
i) 被测机顶盒的输人电平:-40 dBm;
j) 噪声带宽:信号占用带宽/(1+a);
k) 被测机顶盒音频输出音量调至最大。
C.3.7 网络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
C.3.7.1 一般要求
网络机顶盒功率测试采用无线接收或 USB 接口接收方式。当无法使用无线接收的方式接收测试 信号时,将测试信号存储在USB 闪存盘上,网络机顶盒直接播放 USB 闪存盘上的内容。
C.3.7.2 网络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
网络机顶盒标准测试工况状态如下:
a) 测试信号采用 IEC 62087-2;2015 中规定的50 Hz 活动序列;
b) 测试信号应符合GB/T 17975.1 、GB/T 17975.2 、GB/T 17975.3 、GY/T 155 的规定,信号格式 1920×1080i/50Hz, 文件格式为.TS;
e) 编码方式:MPEG-2;
d) 编码码率:18 Mbps。
GB 24850—2020
C.4 机顶盒功率测试步骤
机顶盒功率测试按照以下步腺进行:
n) 按图C.1 或图C.2 或 图C.3 所示,连接测试设备和机顶盒,接通测试设备电源并处于标准所规
图 C.1 有线,地面和卫星机顶盒功率测试接线示意图
图 C.2 网络机顶盒功率测试接线示意图(无线网络接收)
SD 闪存盘
被测机顶盒 早示器
图 C.3 网络机顶盒功率测试接线示意图(USB 接口接收)
b) 启动机顶盒并使其达到标准的工作状态,输人活动序列信号并保持在此状态下预热不少于
15 min。
e) 用具备数字积分功能的功率计测试正常工作机顶盒的积分功率值(E₁) 和测试时间(t₁) 。 用式 (C,1) 计算出工作状态功率 (P…) 。测试时间t 不小于10min。
式中;
……………………(C.1)
P—— 工作状态功率,单位为瓦(W), 精确到0.1 W;
E₁— 工作状态时功率计测试的积分功率值,单位为瓦时(W ·h);
r;— 工作状态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h)。
GB 24850—2020
d) 如使用USB 闪存盘测试工作状态功率,工作状态功率测试完成后应拔除USB 闪存盘。
e) 通过遥控器或面板开关使机顶盒进人被动待机状态,等待5 min 。测试仪器读数清零,监测功 率计读数至少5 min,若在此期间读数波动小于5%,则认为读数已经稳定,可以直接记录功率 读数为被动待机状态功率(P₆)。
如果功率计读数不能达到稳定,则需要使用具有功率平均功能的功率计监测不小于5 min,取 平均功率为被动待机状态功率。或者使用具备数字积分功能的功率计监测不少于5 min 并保 证在积分时间内采样多于200次,按照式(C.2)计算得到被动待机功率;
……………………(C.2)
式中;
P.—— 被动待机功率,单位为瓦(W), 精确到0.01 W:
E:-—— 被动待机状态时功率计测试的积分功率值,单位为瓦时(W·h);
I₂—— 被动待机状态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h)。
f) 如有多种被动待机状态,测试结果取其中功率最低的一种。
GB 24850—2020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平板电视图像对比度和亮度的调节流程
通过调节平板电视的“亮度”和“对比度”的设置,将显示调节到极限黑色和白色的灰度色块之间的 区别可以用人眼恰好分辨的状态。
首先调节“亮度”设置,使得第一排的0%和5%的两个极限黑灰阶可以恰好分辨。然后,将“对比 度”从最大值逐渐减小,直到第2排中的100%和95%灰度的两个极限白灰阶可以恰好分辨。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两个极限灰阶恰好可分辨的要求可以同时达到。如果无法做到或在此调节方式 下无法达到,应调整到白色灰度阶数最多,并在报告中说明。
在整个调节过程中,可以通过分辨10%、15%、85%和90%四个方块的区别来避免眼晕或者作为亮 度差的参照(在调节极限黑色和白色方块间的区别时,其他灰色方块间的差距可能不均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