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山东海岸地区环境问题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开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将生产力最活泼的海洋经济板块纳入国家战略做出了重要部署。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国土资源和环境地质工作将如何为蓝色经济区战略目标需要效劳,如何解决制约和影响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问题,负有迫切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XX市政协常委印萍参与了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国土资源工作需求情况调研。调研工作对山东蓝色经济区的国土资源环境情况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剖析了现有海岸带和海洋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指出蓝色经济区建设急需开展先导性的国土资源和环境地质工作,查清国土资源和环境家底,答复蓝色经济建设中的空间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根本问题。只有正确面对所存在的问题,寻求和谐开展的途径,才能保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科学开展,可持续开展。目前山东海岸带地区国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海岸带地质灾害频发。山东海岸带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多危害大,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开展。(1)海水入侵。目前山东沿海共有19个县(市、区)发生海咸水入侵,入侵面积共计1653.3km2,其中最严重的是位于莱州湾地区的XX县区、XX县区和XX县区,入侵面积到达821km2。滨海平原区尤其是环莱州湾地区地下水位仍在继续下降,且呈逐年加速的趋势。估计全省每年平均减产粮食4.44亿公斤,报废机井500余眼,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94亿元,已给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2)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主要形成原因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和油气开采。如1981年为解决XX市区的用水问题,在大沽河两岸大量抽取地下水,致使150km长的河堤上有97.9km出现皱裂和231个陷坑,影响了河道的行洪平安。(3)风暴潮灾害。风暴潮影响涉及XX省整个沿海地区,但受害最重的是渤海湾与莱州湾沿岸,以温带风暴潮为主要类型。第2页共3页羊角沟是增水最大的地段,最大增水量到达3.55m。莱州湾和渤海湾地区风暴潮可上溯陆地30~40km。半岛地区增水远较平原地区小。但半岛地区和鲁南风暴潮往往与暴浪伴生,二者叠加,也可能形成较大的灾害。(4)海岸侵蚀。据统计XX省沙质海岸带70%以上岸段遭受侵蚀,50%以上的泥质海岸遭受侵蚀。近些年黄河水沙量显著减少,黄河三角洲海岸出现明显的侵蚀后退现象。如在黄河三角洲孤东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