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法律调查报告4篇学生是一个特别群体,大学生法律认识如何直截了当关系到今后国家法制建立的进程。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认识的情况进展了一次征询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的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才能、守法与护法认识、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根本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计25道题。该次调查共发放征询卷30份,回收30份。(一)法律知识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42.1%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47.3%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受家庭阻碍及其他来源的占10.6%。说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来源广泛,但课堂与其他传播媒介占据主要局部。当征询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只有20%的同学认为“法律特别重要,我有苦恼首先想到法律途径处理,没有法律我就没有方法生活〞,63.3%“的同学认为法律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使用法律保护本人的权益〞,另外16.6%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没作用。约1/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认识的强弱受学校的阻碍最大,约1/3的学生认为社会是阻碍大学生法律认识的最大要素,家庭及个人要素只占20%。从中可以看出,受各种要素的阻碍,大局部同学对法律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校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或讲座只有43.3%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剩余56.7%的同学觉得太方式化,不愿去浪费时间,或者没有参加过。(二)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认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征询卷中,试过用法律武器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的同学只有10%,90%的同学选择临时没试过。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学生完全没有这个认识。买了某种价值不菲的商品但后来现被骗后只有46.7%的同学会利用法律途径维护本人的权益,40%的同学选择直截了当到商店找负责人赔偿,6.7%的同学选择把商品扔了,当买个教训,6.6%“的同学选择四处跟别人说这个商品是假的,叫人不要“买。〞这说明学生的维权认识普遍不强。但可喜的是,当征询到当你真正处于一件法律案件中〞有83.3%的同学认为本身法律认识不够,但明白得征询专业人士,16.7%的同学那么认为本身的法律知识足够,而且明白得征询专业人士。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根底理论,就难以用理论处理现实存在的法律征询题。(三)守法、护法认识。由于传统法律认识的思维惯性,以及教育与宣传言论的局限,大多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