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docx
下载文档

ID:666602

大小:30.13KB

页数:1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贫困地区 精准 扶贫 调研 报告
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小编寄语。“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2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三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xx村作为“十三五〞贫困村,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开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乡根底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条件差,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脐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开展。近年来,我村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工程拉动,加大根底设施建设,通过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扶贫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扶贫工作根本情况 1、扎实做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整村推进是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工程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确保做到每一次工程方案报送及时标准,按要求报送资料,不迟报不漏报,并按要求对工程方案、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不下3次公告公示。我村共上报水泥路硬化、水利设施修建、桥梁建设等2023个产业开展资金工程和村庄整治建设工程。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工程方案,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工程实施责任状,认真执行年度方案工程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内容,并做好工程建设用地、拆迁、责任田补偿工作,没有发生过一起信访上访事件。 2、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的根底上,发现此项工作群众反响热烈,现已有13户移民乡镇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做好扶贫对象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严格识别程序,标准公示公告,并录入信息采集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确定贫困户121户、443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乡的扶贫开发奠定了根底。 4、做好“雨露方案〞调查摸底和落实工作。经我村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共上报9名职业教育补助对象,使受训贫困对象进得了城、就得了业、增得了收、致得了富,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开展能力。 5、社会扶贫工作情况。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我村积极发动企业、乡、村能人参与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建有结对帮扶花名册,有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现已落实好半岽产业基地建设4项惠民工程,帮扶效果显著。 二、存的困难和问题 我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无视,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村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深山区,交通、水利、教育等根底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二是扶贫队伍有待加强。随着办公的电子化以及扶贫工作的专业化,这需要上级加大人员、经费投入,配齐配强扶贫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以帮助贫困村组和贫困人口为中心,以扶贫和移民工程建设为抓手,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移民方针,把尽快解决贫困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对象自我开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争取上级支持和部门协作作为重要保障,紧密结合我村实际,创新具有特色的扶贫和移民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为实现明年目标任务继续努力奋斗。 (篇二) 一、工作概况及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始终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扶贫政策措施,并及时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x发(xx)7号),聚焦精准扶贫,着力行业扶贫,推进社会扶贫,促使全县贫困面貌持续改善,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通过实施脱贫目标到村到户、扶贫工程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财政扶贫资金直补到户、干部驻村帮扶到户五大精准扶贫措施,使全县贫困人口由202223年的7.58万人减少到xx年的4.78万人,年均下降12.5%, 2.8万个低收入贫困人口根本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2223年底的53%下降到33.9%。 (二)贫困户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xx年全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到达2850元,较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6.3%。支出方面,贫困户在文化教育娱乐、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消费增幅均在80%以上,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三)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xx年,全县投放产业扶贫贷款785.82万元,贴息55万元,扶持496户贫困户开展产业;41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资本金超过了202300万元,借款率75%,回收率95%。横现河省级产业扶贫园区建设稳步实施,已完成投资98%,扶持带动贫困户332户,占方案350户的95%;两流水村“贫困人口创业示范试点工程〞和“互助资金创新试点工程〞全面启动。 (四)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坚持“整体推进、连片开发、集中攻坚〞扶贫开发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实施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陕南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七项工程,使农村水电路等根底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开展。xx年,全县实施秦巴片区扶贫规划工程完成总投资12.11亿元,其中根底设施工程投资3.01亿元,产业工程投资1.87亿元,民生工程投资3.61亿元,公共效劳工程投资1.04亿元,能力建设工程投资302万元。 二、开展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年来,尽管我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我县贫困人口基数大,精准扶贫工作启动时间短(刚刚实施一年),因此,在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及困难: (一)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 当前,除绝对贫困人口和低保户、五保户易识别外,大多数群众很难准确确定是否贫困。 一是贫困户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局部村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把握不准,扶贫对象难以界定。加之贫困人口和贫困户多由村干部决定,一些地方未严格执行贫困人员认定标准和评选程序,在确定贫困户时存在“关系户〞、“人情户〞等现象; 二是局部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根底设施建设工程,对精准扶贫工作不重视,在贫困户建档立卡时有走过场现象,且县、镇包村干部也没有进行认真核实,导致精准扶贫数据不精准; 三是贫困户真实的收入难以概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计方法来衡量。在入户调查过程中,局部农户不讲实话,不如实填报收入情况,造成少数较富裕户被纳入贫困户系统,还有局部真正的贫困户没有被纳入进来;四是存在因病、因学、因灾返贫的现象,很难精准界定。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开展意识不强。 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开展动力; 二是局部贫困户不愿积极就业,不谋求开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国家救助,“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 三是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局部贫困户主动开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针对性不强,产业扶贫效果不明显。 我县过去注重整乡整村连片推进扶贫工作,按照“一村一品〞进行工程规划并组织实施,但在精准扶贫到户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户的情况和产业开展需求不同,基层政府在引导方面没有针对一户一策、因户制宜、因地制宜,造成个别农户对扶持工程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产业工程推进落实困难。同时,县域涉农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对产业开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是空架子,吸纳带动贫困户作用不明显。 (四)资金投入滞后,到户产业实施难。 精准扶贫的重点在根底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展上,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县目前在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还相对滞后。 一是全县有16个贫困村被列为“十二五〞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工程村,这些村都有80-20230万扶持资金,其中70%的资金重点用于开展增收产业,但由于缺智力、缺劳力、缺技术的贫困户无能力开展增收工程,导致这些工程村的产业扶持资金“闲置〞花不出去,没有真正发挥出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 二是产业扶持资金额度较小。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农户反映每户最高专项扶持资金限额5000元,带动不了增收产业的开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如:一户按开展20230窝猪苓计算,农户需要投资9000余元(不包括原材料和人工费),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次性投资本钱过高,导致到户产业难以实施; 三是全县仍有80个贫困村没有安排产业扶持工程,这些村的局部贫困户想开展产业却没有工程支持和资金的投入,致使扶贫工作推进缓慢。 三、意见及建议 精准扶贫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从长远考虑、从现实出发,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瞄准贫困、精准发力,确保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政策宣传,精准识别到位。 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各项政策和XX省扶贫开发条例的宣传,使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门更加重视扶贫工作,依法抓好扶贫,促使社会各界和广阔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的良好气氛; 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政策措施、目的要求的再宣传、再发动,充分发动贫困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干部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是建议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要研究吃透上级扶贫政策,切实做好贫困人口信息管理工作,准确掌握贫困现状,加快制定贫困户动态管理方法,使扶贫对象进退有章可循,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良好根底。 (二)因村因户制宜,完善扶贫开展规划。 围绕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对贫困村、贫困户全面摸底归类、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建议根据建档立卡数据分析,对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分类,因村、因户制宜研究制定精准扶贫方案,因人实施。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移民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等方式,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是建议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有效衔接,对因智、因病、因残的特困户或“五保户〞以及无开展潜力的对象,纳入惠民政策予以保障; 三是建议对具备条件容易脱贫的对象,要优先纳入脱贫方案,制定相关扶持措施,让其早日脱贫。 (三)加大产业扶贫,缓解贫困户的资金压力。 产业开展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根本所在。 一是建议大力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开展产业。要引导、催促龙头企业履行帮扶义务,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的帮扶重点村和贫困户开展特色产业。产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结对包联贫困户开展生产。对积极扶持贫困户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要在税收减免、扶贫贴息等政策上给予优惠,以形成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 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工程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各类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 三是建议注重激发群众自我脱贫意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