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素质教育的环境调查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0x年x月,国务院颁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它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在“x〞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3年的阶段性目标,提出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纲要提出通过“x〞期间这五年的努力,到202322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要到达世界主要兴旺国家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3年要到达世界主要兴旺国家本世纪初的水平,还要落后20年;再经过30年的努力,到本世纪中叶要接近世界主要兴旺国家的水平。而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数据显示。19x年美国和加拿大公众到达根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7%和4%,1991年日本为3%,1992年欧共体为5%,x年美国增长至17%。而20x年我国公众根本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上面提到的1.98%,20x年调查数字甚至又有所回落。也就是说,我们国家要从还不超过2%,经过15年一下子要到达百分之十几、百分之几十,每一年的百分数要提高一个、两个、三个百分点,显然任务还非常艰巨。纲要又提出“x〞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而对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教育又是重中之重。所以,科学素质要从娃娃抓起。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我们应该好好的为孩子的开展提供最充实有利的条件。但从现状来看,无论是社会、家庭、学校在提供孩子科学学习环境方面仍有很大的开展空间。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掌握了解现阶段本市儿童科学学习的环境状况以及在已有资源的根底上整合和改善学习条件各种途径,提高幼龄儿童的科学认识水平。二、课题界定:什么是科学素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纲要首次对此进行第2页共12页了明确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局部。公民具备根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根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而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根底,是掌握根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的途径。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技术创造创造的前提条件,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解决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和事务最有效的方法和指南,对社会经济的开展乃至个人生活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每年都要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