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工会调研报告xxx进城务工人员组建工会调研报告省总办公室:随着农村充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务工农民的权益维护已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全市的经济开展、社会稳定,而且也关系到稳固党的阶级根底、扩大党的群众根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按照省总工会的要求,我们分赴县(市、区)、市直企、事业进行督导,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深入基层和农民工当中,通过走访、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查结果报上。一、我市进城务工人员的根本情况止目前,我市共有进城务工人员2202300人,参加工会的有8204人,入会率为39%;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有4046人,占总人数的19%。我市的进城务工人员绝大多数就业于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中,主要从事建筑、采矿、运输等体力型劳动和餐饮、娱乐、家政等效劳性行业。其中,有13000人从业于建筑、采矿业,占62%;5000人就职于餐饮、宾馆、商业零售、美容美发等效劳行业,占23.8%;近2500人从事棉花、蕃茄、脱水菜、籽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占11.9%;就业于交通运输、仓储业的有500人,占2.3%。职工队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职工队伍年轻化。我市进城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年龄从16岁到60岁不等,45岁以下占88%,平均年龄为27.8。其中男性占55.8%,女性占44.2%,男性多于女性。第二,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技术水平偏低。进城务工人员小学文化程度占5.3%,初中文化程度约占81.4%,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约占13.3%。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劳动熟练程度不高,文化技术水平偏低,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第三,职工来源市场化,人员流动快。进城务工人员多由企业招聘,随来随走,流动性大。职工就业无长期打算,随意性第2页共5页强。据调查,有48%的农民工没有固定工作,平均就业在7个月。3个月以下占12%,4-6个月占31%,6-2023个月占31%,2023个月以上占26%。第四,职工工资低,工作时间长。调查显示,职工月工资在600元以上的占23.4%,收入400元的占63.6%,收入400以下的占11.7%,而且,大批餐饮小企业员工的工资仅300至400元;职工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的占的45.5%,8-2023小时及以上的占51%。特别是中小型餐饮企业员工经常是超时加班,但不给加班费,有的甚至克扣拖欠员工工资。二、问题及原因(一)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对农民工的“身份〞限制依然存在。由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