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区卫计局XX年度健康民意调查分析报告一、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为15.84%,即15.84%的居民能够了解根本的健康知识和理念,熟悉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且具备根本的健康技能,此结果高于2023-2023年度xx省调查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2.2023%),也到达了xx省卫生计生委出台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23—2023年)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到2023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2%〞的水平。成人吸烟率19.2%,比基线调查时的20.3%下降了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到达34.8%;儿童青少年肥胖率21.1%。总体来看,在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以下差异:1、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根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均高于农村居民,但差距不大。考虑与农村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途经与XX县区居民相比相对较少有关。2、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健康素养水平(16.52%)略高于女性健康素养水平(14.30%)。造成这种差异可能与农村女性较农村男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有关。3、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不同,45岁以下的中低年龄组高于45岁以上的高年龄组,其中25~34岁的年龄组健康素养最高(22.81%),65~69岁年龄组最低(6.54%)。造成这种差异可能与各年龄段的文化程度不同有关。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群体,容易受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困扰,按时服药、自我检查并按时体检等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这和有关研究说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由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较差导致其死亡率高于健康素养水平较高的老年人的结论一致。4、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文化程度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有所增加,大专及以上文化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文化水平,这与中国居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的科学素养第2页共4页水平与文化程度与教育水平的关系根本一致,说明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健康素养水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文化水平越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越强,具备健康素养的可能性就越大。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前提条件。二、6类健康问题素养的分析本次调查发现,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较高,达32.48%,居民对于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知晓率较高,说明居民的科学健康观已经初步形成。xx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