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北京某研究院职工158例死因分析徐宝华[中图分类号]R339.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23)18-0031-03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持续开展、城市和人口老龄化加快的阶段,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已经从传染病为主转至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对我院近8年死亡158例职工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回忆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职工医院及离、退休办死亡登记资料,并逐例核实。死亡158例职工中,男性120人,吸烟者达83人,饮酒者57人。女性38人,吸烟者1人,无人饮酒。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烟持续1年。饮酒者定义为每周至少饮3次每次至少1两白酒或1瓶啤酒持续1年。1.2方法采用回忆性调查方法。死亡原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分类编码。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拟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死因构成差异2001年1月~2023年9月我院职工死亡人数为158例,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68例,心脏疾病34例,脑血管疾病22例。这3种死因的死亡人数为12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78.5%(124/158),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43.0%(68/158),21.5%(34/158),13.9%(22/158)。其中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疾病。2.2死因性别差异158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20例,占死亡总数的75.9%(120/158);女性38例,占死亡总数的24.1%(38/158)。在主要死因中,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女性略高于男性外,其余各死因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中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衰老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死因年龄差异我院死亡职工的年龄为23-91岁,平均年龄(72±11)岁。≤65岁死亡29例(中青年组死亡9例,51~60岁死亡8例。61-65岁死亡12例),占死亡总数的18.4%(29/158);66~70岁死亡33例,占死亡总数的20.9%(33/158);71~75岁死亡36例,占死亡总数的22.8%(36/158);76-80岁死亡33例。占死亡总数20.9(33/158);≥81岁死亡27例,占死亡总数的17.1%(27/158),65岁以后死亡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道酬勤2.4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分析恶性肿瘤共68例,其中肺癌20例(男19例有17例吸烟、女1例);肝癌20例(男17例16例吸烟并饮酒、女3例2例爱人吸烟);大肠癌5例(男3例、女2例);胰腺癌4例(男2例、女2例);女性生殖系统癌4例(子宫内膜癌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