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北京社会企业的调研报告一、调研情况(一)机构根本情况1、机构成立时间图1:机构创立时间如图1所示,所有机构均成立于xx年以后,其中2家机构成立于xx-xx年,8家机构成立于xx-xx年,4家机构成立于xx年及以后。经计算,14家机构的平均存续时间为5.43年。在欧美等地区,社会企业是在公益组织开展上百年以后才有组织地出现的。和欧美地区不同,在北京,公益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大量出现,社会企业紧随公益组织在xx年以后大量涌现。2、机构规模图2:机构年收入(xx年)如图2所示,14家机构中,有7家xx年收入在20230-200万(不含20230万)之间,有4家在20230万及以下,1家在200-300万(不含200万),1家在300-400万(不含300万),1家在500万以上。经计算,14家机构xx年平均收入为185.71万元。所有受访机构xx年收入小于202300万,均属小微企业;结合5.43年的平均存续时间和185.71万元的平均年度收入来看,受访机构与商业企业相比,开展速度缓慢。3、机构注册类型图3:机构注册类型如图3所示,14家机构中有8家在工商部门注册(其中3家因工作需要,正在申请民政部门注册),1家在民政部门注册(有工商注册的方案),4家同时在工商及民政部门注册,1家未在大陆地区任何部门注册,也在争取民政部门注册。造成受访机构注册类型多样的原因,不仅和社会企业的来源有关(如局部机构仅是社会组织的一个部门,局部机构从商业企业转型而来),也和政府相关政策有关(如局部机构原本方案在民政部门注册,但由于政策限制选择工商部门注册,但一第2页共9页直没有放弃申请民政部门注册,有的机构原本选择工商部门注册,为了顺利申请政府资助,又同时选择民政部门注册)。同时选择工商和民政部门注册的机构,根本上还是一对人马两块牌子,其商业局部和社会公益局部独立和配合的有效方法还在探索之中。4、对社会企业的认知图4:是否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念并认为自身是社会企业或方案成为社会企业如图4所示,所有机构均表示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念,认为社会企业是“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并认为自身是社会企业或方案成为社会企业。经过有关机构多年来的不断努力,社会企业概念已在受访机构中有了很好的认知。5、对利润分红的认知图5:机构分红情况如图5所示,14家机构中,2家机构无数据,其余12家机构中,有1家表示不可以分红,所有利润应用于机构的扩张和社会目标的实现,11家表示可以分红(分红比例也有差异,比方有机构明确表示30%利润不能分红),但是其中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