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效劳建设调研报告加强公共科技创新效劳平台建设,已成为政府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对平台内涵及平台建设的进展情况,笔者专题进行了文献调研,并结合国内外开展状况,对XX省的创新效劳平台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一、对平台内涵、种类及构成的认识平台作为一个工程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亨利·福特著的modernman一书,为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使用性时用到了平台的概念。80年代以后,柯达、索尼和英特尔等公司的产品开发都用到了平台方法,平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受到了管理理论界的关注。以美国西北大学教授meyer为代表先后提出了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的概念。它是“由一组亚系统和界面组成的,可以有效地开发和生产出相关产品的共有结构〞,或者是“一个产品系列共享资产的集合,包括零部件、工艺、知识、人员与联系〞。所以,平台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系列“软〞、“硬〞要素的集合体。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xx年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创新平台(platformforinnovation)概念,其内涵主要是指创新根底设施及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人才和前沿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促进理念向创造财富的产品和效劳转化的法规、会计和资本条件;使创新者能收回其投资的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从创新平台的种类来讲,目前主要有企业(或高校、院所)的创新平台、产业或行业或区域创新平台、科技根底条件平台等。企业的创新平台由企业的产品平台、技术平台和管理平台相结合构成。企业创新平台与政府、社会中的创新主体、资源相结合,就扩展为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根底条件平台是由大型科学仪器装备、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网络科技环境与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共享制度和专业化队伍构成。三种平台构成了三个层面的创新平台,互相有联系,又有区别。由于产业创新的复杂性、关联性及共享性,单靠行业内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力量无法完成或创新效益不佳。因而,一般产业创新平台由政府通过行业协会、或由相关行业或企业自发进行组织联合,搭建起行业层次的创新平台。根底条件平台一般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机构搭建而成,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根底条件效劳。这两种平台都具有公益、开放和共享的特性。所谓公共平台,就是指由于根底研究的不确定性、科技的多方面关联性、投资额度的巨大性及成果的共享性等因素影响,使得那些关系产业重大突破、长远开展、国家地区经济稳定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