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开展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调研报告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效劳培育壮大经济开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指出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开展的重大工程,表达了新旧动能转换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开展的重大意义。对照当前全省审计工作开展现状,面对新的形势要求,也需要审计工作转换开展动能,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更好的驱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一、当前审计工作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旧理念制约审计职能作用发挥。当前有的审计人员仍然用旧理念看待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把审计工作简单等同于查问题、挑毛病,把审计质量的上下简单等同于查出问题数量多少、审计报告篇幅长短,导致有的审计工程为了增加问题数量、拉长报告篇幅,一味着眼于简单易查的低层级问题,紧盯被审计单位微观层面、操作层面的具体工作失误,如有的报告较多的反映会计账务处理问题、立查立改且无严重后果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层次不高、实用性不强,不利于发挥审计工作发挥推动反腐、推动改革开展等重要作用。审计查出问题层次过低,拉低了审计报告质量层次,降低了审计报告的实用性、可读性,也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导致对高层次审计成果开发投入缺乏,影响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二是旧标准制约审计质量提升。当前不少审计人员仍然沿用旧标准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定性处理,只是简单的依据法规条文定问题、脱离实际定问题、或是只看外表定问题,而没有深入分析问题实质、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准确判断,导致有的问题定性处理没有抓住问题实质、不符合实际工作情况。有的审计报告反映工程建设进度慢的问题,对该问题的定性就是只看到了进度慢的表象,而没有深入分析进度慢的原因、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如导致进度慢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灾害等客观条件限制原因,可能是前期设计论证不充分等主观因素原因,也可能是责任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原因,如果是客观原因,那么进度慢符合实际情况,不应作为问题定性处理,如果是人为主观原因,那么应从职责履行方面进行定性处理,也就是对该类问题的定性处理,应当结合实际对其本质进行分析研究,从问题本质出发作出定性处理,而不应依据外表现象简单定性为进度慢问题。当前审计标准不高,也导致很多问题没有查深查透,深层次的问题根源没有充分揭示,影响了审计质量提升,制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