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和谐民政民生工作调研报告保障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央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推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既要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根本生活,又要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还要关注其他低收入人群的困难,尤其要保障和维护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民政部门在做好保民生、促开展、促稳定工作中,在坚持政府救助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活动,既弥补了政府救助力量的缺乏,又营造了浓厚的扶贫、帮困、救孤、助残的社会气氛,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奉献。民政民生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是被社会广泛关注并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时代的开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民政民生工作,以实现适应形势、与时俱进,改善民生,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一、存在的问题1、少数地方对民政工作重视不够。一是个别地方领导在探索做好民政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较少,缺乏深层次的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导致局部困难群众越级上访。二是基层根底薄弱,民政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工作条件、手段方法等与建立标准完善的民政工作体系不相适应。从民政工作的任务量和工作难度来看,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在区、乡两级,但乡镇和街道一般只有1-2个民政干部,有的民政干部还是兼职人员,但却要完成所有民政方面及其乡镇、街道交办的工作。这就可能导致做好基层民政工作在准确地确定对象,快速地落实政策时出现漏洞。三是民政工作开展不够平衡,一些工作未落实到位。2、民政民生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一是城乡低保,从我区目前现状看:全区现有城市低保户9860户、23533人,农村低保户7034户、17212人,这项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任务繁重,要做到准确无误的核定好对象,困难重重,目前,市XX县区聘请了14名临时人员担任低保协管员协助搞好城市低保,一无工作经费,二无固定办公场所,致使低保协管员开展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城、乡医疗救助,涉及面宽、政策性强,要求救助的困难户多,由于无任何工作经费,在开展工作时,困难较大。三是在实施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中,由于救助经费的缺乏,因而,在救助中十分受限制。3、殡葬改革工作推行难度较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局部死者亲属,在亲人死亡后不愿意火化,而在殡葬改革执法中又无强硬的执法措施,导致近年来,全区火化率有下滑的趋势。甚至,殡改协管员在殡葬执法中屡次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