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23648

大小:32.83KB

页数:2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基层 党组织 执政 能力 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报告 党的xx届xx全会在决定中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开展和稳定。为深入贯彻xx届xx全会精神,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现状,我们成立了“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查〞课题调研组,利用近两个月时间,调查走访了5个区市县和16个乡镇、27个行政村,召开座谈会12场次,参加座谈人员168人,个别访谈20230余人,问卷调查625人,就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 一、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估价 我市现有174个乡镇、2898个行政村,乡村基层干部共计30167人。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同步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在625人参与的问卷调查中,85.4%的人认为我市各级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或比较重视,47.8%的人认为各级党委采取的措施有力有效,83.7%的人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总体执政能力得到提高甚至快速提高。由此可见,我市各级党组织近年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态度是积极的,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是明显的。 (一)狠抓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党校培训为龙头、“三会一课〞为载体,抓住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契机,切实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xx大报告、xx届三中全会和xx全会精神等系列教育,重点对干部进行“四观〞教育专题培训,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采取电教培训、基地示范、专家讲解、现场指导、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尤其是基层干部实用技术的培训,2022年以来共组织培训基层党员干部20355人次,农村党员干部带着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三向培养〞工程,把2930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组干部,促进了农村干部素质整体提升。干部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开展。参加问卷调查的625人中,认为基层组织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开展的有145人,占23.2%;认为是较快开展的有413人,占66.1%。 (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农村基层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推行乡镇干部公招公选,近3年全市共公开选拔副科级乡镇领导干部113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52023名公务员充实到乡镇机关。坚持选派市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乡镇和村挂职,2022年以来共有57名市级机关干部到乡镇和村挂职锻炼。以村级班子换届为契机,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大力实施“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将一批有开拓精神和经济头脑的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创业人员、乡企骨干、退伍军人、大学生选进了村级班子。积极探索并推行联村并组、并村强干,减少村组干部人数,优化村组干部结构。目前,全市乡镇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43.4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7.28%;村组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26.57%,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占14%。 (三)切实转变基层干部作风,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以提升干部形象、改善干群关系为主线,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乡镇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切实解决乡镇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升。以争当“民爱民信民敬书记〞为主题,大力开展“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评选活动,并从中择优提拔了3人担任副县级领导干部,在全市干部队伍中树立了从开展主干线上用干部、用作风好的干部的正确导向。以“民得实惠、党得民心〞为核心,广泛开展“一线爱民〞活动,先后组织了近万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疑难疾苦,扑下身子亲民爱民为民。以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为目标,大兴为民办实事之风,近三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9.6亿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5314件,较好地改善了干群关系,全市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健全。市委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开展的根本措施来抓,建立健全了乡镇党委和政府议事决策制度,标准了工作程序,落实了监督措施。并结合各村实际,围绕村民自治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相关制度,建立了村级民主选举、村民会议、民主理财、民主决策、村务管理等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民主的标准化水平。全面推行乡镇政务、村务公开,进一步标准了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坚持村级重要事项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扩大村民管理村级事务的参与权。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新举措,于2022年在全市选取了7个乡镇开展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拓宽乡镇基层党代表在乡镇决策参谋、决策监督、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五)强化为民效劳功能,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环节中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支部加协会〞工作,探索出了“党委建基地,支部加协会,党员带农户〞的新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支部加协会〞模式318个,覆盖面达45%,入会农户7.92万户,带动农户14.7万户,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问卷调查显示,61.4%的人认为基层党组织已注重采取示范引导、提供效劳等方式抓农业生产。筹划并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建立完善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全程参与“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制度和“党员农贷快车〞信贷需求调查登记档案,进一步发挥“党员农贷快车〞帮扶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坚持乡村党员、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制度,做到哪里群众有困难,党员干部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共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2022年以来,全市共为61300户(次)农村党员发放贷款2.94亿元,先后结对帮扶4500户贫困党员脱贫。在参加问卷调查的625人中,156人认为我市当前农村党群关系密切,有250人认为比较密切,共占总人数的65%,凸显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在为民谋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强。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调查说明,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在执政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地方,局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暴露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据625份问卷调查, 21.9%的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较弱或很弱。 (一)执政主体素质不高甚至行为失范,严重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 在问及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时,高达57.8%的人认为是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从座谈情况看,当前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宗旨意识不强。由于思想根底较差和党性教育不够等原因,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宗旨意识冷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强,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好“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问题。调查中有的乡村干部把自己的职责概括为“管好自己的人、听好领导的话、办好上面的事〞,有的认为“干部就是管老百姓的官〞,而谈及为群众效劳的寥寥无几。因此,当我们问及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时,66.4%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把增强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作为重要途径。 2.能力素质不高。据调查了解,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25.1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1.65%。由于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绝大局部农村基层干部在驾驭市场经济、带着群众致富等方面心余力绌,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调查发现多数农村干部不注重学习,即使组织学习也多是走过场、搞形式,从而导致观念更新慢、素质提高难。在625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有361人认为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正常发挥。 3.工作方法简单。一些乡村干部不注意学习和运用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安排布置工作仍停留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搞行政命令的多,用示范引导的少;有的缺乏奉献精神和效劳意识,作风漂浮懒散,办事推诿拖沓,不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甚至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上访问题时,常常采取软拖逃避、欺瞒哄骗等方式,导致基层矛盾激化、干部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稳定。仅以农村干部抓农业生产的方式为例,32%的调查对象反映农村干部仍在采取行政命令、催种催收的方式抓农业生产。 4.干部难选难配。据调查了解,全市农村8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文化低、能力差的人,要挑选各方面素质较好的人担任村干部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农村干部待遇低、工作难度大、后顾之忧多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有能力、有文化的人特别是青年人不愿当村干部,导致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跟不上,村干部难选难配的现象在当前农村比较普遍。据统计,今年我市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有30%左右的村难以选配适宜的人选,甚至有3%—4%的村选不出支书。 (二)执政根底不牢甚至继续流失,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构成党的执政根底的诸要素中,群众最重要。座谈中一些干部反映,当前一些乡镇、村党群干群关系不够紧密,个别地方形势还比较严峻。同时,一些偏远乡村硬件设施、法制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都直接阻碍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群众根底不牢。问卷调查显示, 33.6%的人认为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疏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有的农村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欠深欠细,动辄喝斥、训诫,伤害了群众感情;有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侵犯了群众利益;有的搞强迫命令、盲目指挥,违背了群众意愿。调查中有的农民反映,前几年为了争取退耕还林指标,乡村干部发动农民退耕地甚至在好田好土种树苗,现在又要农民毁掉成片的树林而种植果树,对此,农民群众有非常大的抵触情绪。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干群关系,削弱了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根底。 2.硬件根底较差。一方面,有的乡镇、村地理位置偏僻,物产资源贫乏,没有开展的优势;另一方面,有的乡镇、村尽管资源丰富,但交通很不便捷,农产品流通困难,农村经济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发挥。岳池县天平镇八块田村地处回龙水库水淹区,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镇村干部难以发挥带着群众致富的作用,该村170户631名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3.法律根底薄弱。由于农村教育整体滞后和普法教育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群众法律意识冷淡,有法不依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农村宗族势力、地方恶势力在一些地方又有抬头趋势,加之一些地方警力严重缺乏、社会治安管理措施缺乏,造成农村局部地区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打架斗殴、恃强欺弱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群众生命财产平安无法保证,而且一些基层干部也因害怕受到打击报复不敢大胆履行职责,致使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社会复杂矛盾时退缩逃避,处置能力不强。 (三)执政环境不优甚至趋于恶化,严重桎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调查发现,一些乡村位置偏远,开展环境差,开展后劲缺乏,多年山河依旧,基层党组织想方设法也深感突破乏术。 1.乡村经济实力捉襟见肘。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主体的缺位无为,加之农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人文资源等因素影响,乡村集体经济实体不断萎缩,一半以上的乡镇和95%以上的村缺乏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导致农村工作经费紧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