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达标检测知能提升(人教版).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十七 世界 36 主要 地区 达标 检测 知能 提升 人教版
第36讲 世界主要地区 一、选择题 (2023年·福州一模)印度尼西亚(如图Ⅰ所示)天然橡胶产区地跨南北半球,天然橡胶的高产期(指割胶天数相对集中,产量较大的时期)主要集中在雨季之后,落叶期之前。城市帕卢位于该国苏拉威西岛,该城市东西两侧有海拔超过2 000米的高山(如图Ⅱ所示)。2023年年9月28日苏拉威西岛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帕卢成为重灾区。据此回答1~3题。 1.受地形影响,帕卢气候终年(  ) A.炎热干燥 B.炎热湿润 C.温和多雨 D.凉爽干燥 2.加重帕卢此次灾情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海底地震 B.海湾地形 C.暴雨天气 D.众多游客 3.印度尼西亚赤道以北区域天然橡胶高产期最有可能在(  ) A.3-5月 B.4-7月 C.8-11月 D.12-次年2月 解析:第1题,该地“东西两侧有海拔超过2 000米的高山”,高山会阻挡水汽进入因而干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因而高温;故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第2题,地震并引发海啸,使之成为重灾区;灾害来自地震或海啸,图示该城市位于海湾处,且东西有高山分布,则海啸引起的海水上涨,会使该市有被淹没的危险,故海湾地形是此次灾情加重的主要因素,海底地震对整个岛屿都有很大危害,重灾区应在震中,图示该市不是震中,则加重该市灾情的因素不是海底地震。第3题,赤道地区降水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形成的对流雨,赤道以北地区3-10月份因太阳直射点北移而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带来大量降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降水相对较少。结合材料中“天然橡胶高产期主要集中在雨季之后”,可判断D正确。 答案:1.A 2.B 3.D (2023年·福州质检)下图示意印度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洪水频次逐月变化。据此回答4~5题。 4.3月份印度洪水多发于(  )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5.9月与6月的洪水频次存在差异,是因为9月(  ) A.降雨量较大 B.气温较高 C.土壤湿度较大 D.植被覆盖率较低 解析:第4题,图示3月印度降水少,则洪水不是由此时降水引起的。结合印度北部为山地地形,海拔高而气温低,冬季积雪较多,在3月因气温升高而融化,易出现洪水。第5题,图示6-9月降水多,但9月土壤湿度较大,降水后下渗量少而地表径流大,易出现洪水;而6月之前降水少,土壤湿度小,则6月降水易下渗而地表径流量较小,不易出现洪水,故C正确。图示两个月份降水量相差不大,则A错误;6-9月为夏秋季而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则B、D错误。 答案:4.D 5.C (2023年·石家庄一模)埃及全国整体气候偏热,尤其到了夏季,炎热难耐,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酷暑面前,一些埃及人选择到亚历山大或马特鲁避暑。下图示意埃及位置。据此回答6~7题。 6.埃及夏季炎热难耐是由于埃及(  ) ①西南季风影响弱 ②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③河流、湖泊稀少 ④沙漠面积广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亚历山大和马特鲁成为埃及避暑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①纬度位置相对较高 ②海洋影响显著 ③阴雨天气频繁 ④地势相对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6题,从纬度位置可判断埃及大部分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而炎热干燥;图示区域有大面积沙漠,又加剧了夏季的高温。故D正确。第7题,图示亚历山大和马特鲁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同时两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较低。故A正确。两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阴雨天气较多,避暑是在夏季,故③错误;两地位于沿海,海拔不高,则④错误。 答案:6.D 7.A (2023年·湖南三湘名校联考)2017年10月,第二十八届世界人口大会在南非举行。下图为非洲1月与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  ) A.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自南向北递增 B.雨带呈南、北移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C.1月甲地气温低,呈下沉气流,降水少 D.7月乙地受东南风影响,迎风坡降水多 9.非洲(  ) A.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泥石流、滑坡频发 B.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带南北对称,干燥地区广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丰富,工、农业发达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海运、内河航运发达 解析:第8题,图示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则D正确。图中非洲中部与南部降水主要是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的对流雨,降水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甲地纬度低而气温高,1月因受副高或信风控制而降水少。第9题,非洲大陆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形成了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且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大面积副热带地区受副高、信风控制而干燥,则B正确。非洲地势以高原为主,较平坦,则A错误;非洲经济较落后,则C错误;整体上,非洲海岸线较平直而海港较少,则D错误。 答案:8.D 9.B (2023年·安徽江南十校一模)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巨大,主要生活在50°S以南、比较寒冷的环南极海域,产卵月份多为1-3月。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是许多经济鱼类、海豹、须鲸的重要食物来源,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有研究表明,尽管人类对南极开发力度加大,但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据此回答10~11题。 10.目前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价值不高 B.生态压力 C.成本过高 D.资源有限 11.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南极磷虾繁殖 B.人类捕杀极地生物使其天敌减少 C.海冰融化拓宽了南极磷虾生存空间 D.水体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增多 解析:第10题,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困难较多,如环境恶劣、远离港口、远离补给、远离市场、航行距离长等。此外,捕捞、加工技术仍存在问题。这些都导致成本过高。故C正确。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巨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且目前捕捞量占资源蕴藏量比例极小。第11题,磷虾“是许多经济鱼类、海豹、须鲸的重要食物来源”,而人类对须鲸等海洋生物的捕杀,使磷虾天敌减少,从而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故B正确。生活在“比较寒冷的环南极海域”,全球变暖使南极生态环境改变,不利于南极磷虾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南极海域人类活动强度较小,排放的污染物较少,且南极海域水量巨大,水体自净能力强,目前未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10.C 11.B 二、非选择题 12.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M城。B海峡一年中只有两个多月风平浪静,这两个多月是游泳爱好者横渡海峡的最佳时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分析L河一年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 (2)指出M城气候海洋性特征突出的具体表现。 (3)N城气温较M城高,试分析原因。 (4)判断游泳爱好者横渡B海峡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解析:(1)“一年四季清澈见底”说明该河流终年含沙量小、水浅且水位变化小、不结冰。结合该区域的自然特征具体分析其含沙量小、水位低、径流季节变化小和不结冰的原因即可。(2)根据M城气候资料图即可回答,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描述。(3)N城气温高于M城的原因应从纬度、地形、洋流和大气环流角度阐释。读图并且调用相关知识可知,N城纬度较低、东部沿海有暖流流经、西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故气温较高。(4)B海峡位于靠近南纬40°的海域,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大。当地夏季西风较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风浪较小,应是最佳横渡季节。 答案:(1)L河流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河流水位低;最冷月均温高于0 ℃,无结冰期;地势平缓,落差小,河流流速缓慢;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2)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3)N城纬度较低;东部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暖流起增温作用;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季受季风影响大;N城位于大分水岭东侧,冬季风背风地带,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4)南半球夏季。理由:夏季当地受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风浪小;夏季太阳高度大,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多,水温较高。 13.(2023年·河南天一大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长约354千米。塞文潮有着英国“钱塘潮”的美名,是世界著名潮水奇观。1966年,塞文河第Ⅰ大桥建成通车;1992年,又采用PPP模式(公私合伙或合营)融资建成第Ⅱ大桥,两座大桥收取过桥费,主要用于完善、运营和维护两座大桥。下图为塞文河流域地形示意图。 (1)判断塞文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区位优势。 (2)简析塞文河大潮的成因。 (3)塞文河第Ⅱ大桥两端靠近社区,推测大桥建设过程中对社区的不利影响。 (4)简述塞文河第Ⅱ大桥采用融资模式建设以及建成后的意义。 解析:(1)运用教材乳畜业区位知识,即可判断农业地域类型;自然区位优势可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饲料质优量多。(2)图示该河口海湾开口朝西且呈喇叭形状,纬度上该地位于西风带;“是英国最长的河流”,入海径流量较大。(3)大桥靠近社区,建设过程中物资运输不便,也会对社区造成空气、噪声等污染。(4)公私合伙或大桥施工合营利于减轻政府投资压力;建成后“收取过桥费”既能增加收入,又能保证维修资金;同时建桥利于两岸通行。 答案:(1)乳畜业。 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低缓丘陵和平原,对西风阻挡作用很小,加之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阴湿天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多低缓丘陵和平原,草场面积广阔,适合牲畜放牧和养殖。 (2)流域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布里斯托尔湾开口向西,西风吹拂海水涌入,海水顶托作用明显;塞文河河口呈喇叭状,抬高了潮水水位。 (3)交通不便;噪声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等。 (4)拓宽资金来源,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收取过桥费,便于完善、运营和维护两座大桥,获取长期经济效益;提升塞文河两岸的交通通达度,促进区域往来,发展社会经济。 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