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农机补贴政策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市农机投入逐年加大,一批先进适用的机具得到普及应用,全市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自2023年以来,我市连续享受农机补贴政策,累计落实各级补贴资金1800余万元,农机总投入到达近90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加快推进了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一、主要成效(一)发挥了财政补贴资金的拉动效应,调动了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累计带动农民农机化投资7200多万元,年农机作业收入到达2亿元,农机收入占农机户全年总收入的80%以上,农机作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到进一步推广。特别是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为补贴的重点,大大推动了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快速开展,使全市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2223年,全市玉米机收率到达81.6%,保护性耕作覆盖率到达13.3%,居全省第一位。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化水平逐步跨入高级阶段。(三)农机装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自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我市坚持把开展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作为补贴重点,进一步加快淘汰小型、服役时间长、生产能耗大的机械,加快推广我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农机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农机利用率大大提高,我市农机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四)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机效劳组织的快速开展。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农机补贴政策向农机合作社等大型农机效劳组织倾斜,一批新型农机具被农机效劳组织快速推广,同时也加快了农机效劳组织规模扩张和快速开展。农机效劳组织的快速开展,加快了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形成规模生产,农场式的经营,节约和转移了农村劳动力,有效地促进第2页共5页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开展,为农民增收农民致富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市村级农机效劳组织20235家,农机作业公司到达365家,农机专业户到达5371户,农机中介效劳组织到达68个,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到达2家,其中小孟腾飞农机作业效劳专业合作社为我省首家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我市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五)加快了我市农机工业的快速开展。我市拥有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大丰机械、国丰、玉丰、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