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考核自查报告范文.doc
下载文档

ID:621497

大小:22.50K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 农村经济 考核 自查 报告 范文
农业农村经济考核自查报告 2023年,镇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全镇各部门密切配合下,以及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坚持“三农〞工作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题,转变农业开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和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农村开展机制,大力开展现代农业,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只争朝夕、迎难而上、忘我奋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和突破。根据泸江委农领组〔2023〕1号?关于对镇街、区级相关部门2023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考核方法的通知?。镇认真对照?通知?精神,结合2023年全镇开展的工作情况,现将各考核项目情况自查如下: 一、自查指标及加分得分情况〔105.4分〕 〔一〕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值为10分。超任务54%,自查得分为15.4分。 2023年镇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年初做到了早方案、早安排,通过镇农业统计工作人员的精心工作,比对调查户,今年我镇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12244元,与任务增长13%相比超54%,即得分为15.4分。 〔二〕农业投入,分值为10分。自查得分为10分。 1.支农投入方案增长15%,实际完成17.42%,超任务完成,得分为2分。 2.农业担保增长全面完成,得分为2分。 3.向上争取涉农项目资金增长10%,其实际完成16%,超任务完成,得分为2分。 4.政策性农业保险做到了应保尽保,全面完成任务,得分为2分。 5.整合农口项目资金不低于整合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得分为2分。 〔三〕农业重点项目考核得分为16分。 〔四〕新农村建设考核得分为16分。 〔五〕特色产业开展,分值为6分,自查得分为6分。 1.生猪出栏任务为3.88万头,已完成任务,得为1分。 2.优质稻应完成15486亩,已完成任务的100%,即得分为1分。 3.正季高粱种植14850亩,分值为1分,得分为1分。 4.蓄留高粱全面完成,得分为1分。 5.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片已完成,得分为1分。 6.新增规模养殖场已完成,得分为1分。 〔六〕根底设施,分值为12分。自查得分为12分。 1.新增和恢复灌面0.15万亩,实际完成0.18万亩,超任务2%,其得分为2分。 2.新建通乡公路全面完成,得分为1分。 3.新建通村公路全面完成,得分为1分。 4.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得分为2分。 5.新增耕地全面完成,得分为2分。 6.森林覆盖率应增加0.05%,实际增长0.08%,得分为2分。 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到达40%,实际到达44%,超任务0.1%,得分为2分。 〔七〕产业化经营分值为6分,自查得分为6分。 1.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无任务,得分为2分。 2.新增市级以上示范专合组织1个,完成100%,得分为2分。 3.引进社会资金1000万元以上涉农项目无任务,得分为1分。 4.建立示范家庭农场任务为1个,实际为2个,超任务1个,得分为1分。 〔八〕扶贫解困分值为4分,其实际完成100%,自查得分为4分。 〔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分值为7分。自查得分为7分。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完成95%,得分为2分。 2.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完成工作方案的90%以上,得分为2分。 3.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率达100%,得分为2分。 4.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得分为1分。 〔十〕农村社会救助及农村社区建设,自查得分为2分。 1.农村低保累计月均补助100元,得分为1分。 2.建设农村社区无任务得分为1分。 〔十一〕气象防灾减灾达98%,得分为1分。 〔十二〕“三农〞日常工作分值为10分,自查得分为分10分。 1.每月报送工作信息不少于1条,全面完成,得分2分。 2.全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刊发文章不少于1条,已完成,得分为2分。 3.全年在?日报?等市级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发表正面报道不少于2条,全面完成,得分为2分。 4.按时完成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事项,得分为4分。 二、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确保农村经济工作顺利推进。 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幸福美丽新村以及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工作顺利开展,镇采取了四项有力措施。一是成立了农业经济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任副组长,镇党政办、财政所、经发办、农林站、水务站、畜防站、社会事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为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按照领导组统一部署,确定分管农业的镇领导全面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抽调领导组各成员部门精干工作人员参与到农村经济建设中来。三是纳入目标考核。年初制定的农村工作考核方法中,将农村经济建设工作列为重要考核内容,明确奖惩。四是建立农村经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制。领导小组定期对农村经济工作中所涉及的项目定期进行检查、督查。领导组副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成员部门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主导产业规模开展 我镇示范片围绕高粱主导产业开展蔬菜、油菜,建立以“公司+专合社+生产小组+农户〞的生产管理体系,采取广泛宣传发动、实施订单种植、扎实开展技术培训、集中育苗、地膜覆盖栽培、粮经间作、统一管理等措施,全镇开展高粱种植14850亩,其中核心区3500余亩、打造龙眼标准化示范基地5000亩、打造蔬菜基地5000亩、种植油菜4000余亩,其中连片种植1000余亩、蔬菜轮作3000余亩。主导产业核心区高粱实现总产约1200余吨,产值1800余万元,主导产业核心区人均纯收入增收600元。据测产,核心区开展“常规高粱地膜覆盖栽培〞生产技术亩产达250公斤/亩、亩平均增产15%。各种综合措施主抓农业产业开展,凸显核心区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三〕抓实示范片根底设施建设 在示范片,以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整合为切入点,合力推进新农村根底设施建设,通过区级部门、镇与农民共同打造,实施农综项目13250亩、新建改建公路36公里、新建恢复提灌站1座、新建整治渠道22.5公里、新建蓄水池14口、新建排灌渠4.2公里、推广新增农机具237台,新建沼气池7口。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各类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实现稳中有升。 〔四〕积极探索产业化运作模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镇示范片主导产业以高粱种植为主,高粱收割后轮作蔬菜和油菜,以实施多种生产经营提升土地效益而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是以订单农业保底价收购的方式降低农民种植风险;二是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加红高粱公司,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成为产业工人获取工资等方式,保障农民利益;三是扶持专合社,在种植、管理、营销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推动作用。 〔五〕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得前提下,积极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市场上公开,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依托设施农业,挖掘农耕文化,按照农庄建基地带农户的开展模式,建成休闲体验为主的农庄3个,聚乐园专合社获市级专合社称号。依托农头企业酒业园区的红高粱公司和专合社,在平等互利的根底上,大力开展订单农业,2023年已订单高粱种植面积3500亩,向红高粱公司交受红粮800余吨。给红高粱公司形成了稳定的产供销关系,提高农民收入。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2023年即将过去,我们清醒的看到,我镇在2023年里农业农村经济开展速度非常快、变化很大、广阔群众受益很多。特别是我镇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较快,是因为实施了几个农业项目。这一年农村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是密不可分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看到,当前农村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缺乏。一是全镇广阔农民群众增收幅度不大,生活整体水平还不高。二是城乡开展不均衡,场镇开展滞后,远远不能适应酒业园区的高速开展。三是社会管理水平还需大幅提升。面对经济社会开展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政府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镇作为“名酒名园名区〞的核心所在地。以加快农业农村开展中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村民议事会议事制度,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依托25公里沿江路两旁,开发农业特色基地,大力开展特色水果优势产业,争创有机高粱品牌,推进绿色农业、观光旅游业开展,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势开展。 1.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高粱产业为龙头,桂圆、蔬菜为重点,深化“公司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开展〞模式,开展沿江农业特色产业。建立有机红粮综合基地,以永兴村为核心,辐射全镇红粮种植面积到达14000亩。建立蔬菜展示基地,以永兴村3500亩基地为核心,积极探索绿色蔬菜基地、大地蔬菜基地模式,辐射到罗湾、马道子界牌等村,规模化种植河滩蔬菜2023多亩。建立特色桂圆产业,奠定晚熟桂圆基地、标准化桂圆基地建设的根底。 2.完善农业根底设施。全镇范围内整治病险山坪塘21口,使病险三坪塘整治到达95%,整治维修建筑岩水库和牛角山水库,新建渠道19公里,新建乡村公路6公里,建机耕便民道24公里,建生产便道22公里,硬化乡村公路8公里,形成全镇村村通社社通的路网体系。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村建设步伐。明年内增建4个农民新村聚居点建设,高标准建设新农村农房188户,使全镇农户风貌塑造新形象。 4.大力开发沿江旅游。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围绕“一一三三〞的工作思路进行旅游配套设施开发,以生态农业有机高粱、蔬菜、油菜观光旅游为一大主题,以沿江路为一条主线,突出生态果林〔桂圆林〕、名酒、户外运动三大特色,完善商务消费、群体消费、家庭消费三个层面的配套建设,增强竞争实力。 5.探索开展循环经济。依托新村聚居点建设和红粮种植基地建设,配套开展特色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业、生猪养殖、果树种植等综合绿色农业,探索农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开展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永兴村为示范,建立一个集科研、旅游、种养殖、效劳业为一体的新农村示范园区,在此根底上逐步辐射到周边村社。 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