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推进和标准农村牧区“精准〞扶贫,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开展,促进共同富裕。根据县委安排,7月6日至14日,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全县各乡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此次调研主要采取听取县扶贫开发局、县农牧局、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汇报,组织召开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人大代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深入贫困村、90%以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查看走访以及查阅资料等方式,广泛听取和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和掌握扶贫开发现状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近年来,我县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藏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政策的历史机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2223年底至2023年底,累计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5亿元,减少贫困人口3462户,16254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64%。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从xx元增长到xx元,年均增长27%,贫困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截至目前,全县贫困村2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83户xx人,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15.16%,接近贫困线人口6204户xx人,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46%。二、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县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经济根底滞后,农村牧区根底设施薄弱,贫困程度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开展根底薄弱,扶贫任务繁重。全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干旱浅脑山区和高寒牧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发,根底设施薄弱,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仍然突出。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大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来源和经济结构单一,贫困群众自我开展能力弱,“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贫困与非贫困边缘户家庭数量较多,因灾、因病返贫现象突出,导致稳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加大。数据统计显示,在贫困人群中缺技术、缺资金、第2页共6页缺劳力、因病户数分别占28.55%、23.44%、21.24%、2023.75%。(二)产业扶贫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县农牧业处于低层次小农经济状况,规模小、效益低,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缓慢,开展和提升空间有限,尤其是虫草经济成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导致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极为狭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扶贫产业少;热贡文化产业覆盖面小,受益群众少,产业化步伐相对缓慢;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集约化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