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全县产业扶贫农民增收情况的视察报告为全面摸清我县产业扶贫、农民增收现状,找准制约开展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如期脱贫摘帽的目标,3月上旬,县政协组织6个视察组,分别由六位主席带队,深入到11个乡镇、选择22个贫困村(2023年出列村2个,2023年出列村2023个,2023年方案出列村2023个)、220户非政策兜底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视察分析;召开由局部县直部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采取县内视察与县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考察组到宜昌五峰、远安考察学习产业扶贫经验,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在此根底上,集思广益,形成专题视察报告如下:一、主要成效(三)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乡镇和村按照建基地、扶龙头、联农户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开展链条,解决贫困户产业开展中面临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据视察了解,全县共注册农业龙头企业35家,专业合作社657家,家庭农场70家,2023年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定帮扶协议1.4万份,辐射带动贫困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6万余亩,开展畜禽养殖30余万头(只),实现特色产品订单销售2.8亿元。如:寺坪镇依托南河渔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大畈、天子坪等5个村、112户贫困户开展渔业养殖和乡村旅游,户均增收6000元;过渡湾镇茶庵村依托襄阳佰蒂蓝莓公司,带动180户贫困户就近务工,户均增收14000元;店垭镇依托楚原欣茶叶公司,带动500多户群众开展茶叶产业,户均增收12022元;歇马镇白竹村依托九路寨景区开发,带动70户贫困户开展农家乐、到景区务工,人均增收1800元。(四)配套建设力度较大,产业开展根底不断改善。各级各地高度重视,整合政策资金,全面加强水、电、路、田等产业配套建设,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开展根底更加牢实。据视察了解,2023年县水务局投入2740万元,集中解第2页共6页决了31个贫困村平安饮水问题;县供电公司投入2522万元,热门思想汇报对31个贫困村、128个台区,193个集中安置点实施了农网改造;县交通运输局完成了4条县乡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新修水泥路211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2.8公里,加宽窄路面20233公里;县国土资源局投入7036万元,对7个乡镇、54个村的30000亩土地实施了开发整理,硬化田间水泥路74049米,新建田间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