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民主建设调研报告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实践说明,党内民主开展得比较好的时期,党的各项事业就能蓬勃向前开展。反之,那么遭遇挫折甚至倒退。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结合近年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实际,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重推进党内民主进程。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列宁指出,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全体党员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处理党内一切事务,即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人〞,党内事务归根结底由党员当家作主。胡锦涛也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xx开展了这一思想,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论断深刻说明了开展党内民主的根本要求。党内民主从本质上讲,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开展党内民主,就是要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尊重党员在党内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推行党务公开,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特别是在重大决策、重大工程安排和选人用人等工作上,保障党员有更多更透明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而使广阔党员的民主意识、民主素养和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得到不断提升。二是完善制度。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当前,要积极探索开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制定和实施落实党内民主的具体措施,推动党内民主制度化、标准化,尤其是完善民主讨论制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充分发表、平等讨论的制度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保证党员和党组织经常性地参与党内决策,使党的各项决策在党内拥有最广泛的群众根底。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使党内选举更好地表达选举人的意志,保证选出广阔党员能够充分信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领导科学开展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既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