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保险行业“三假〞问题分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国的保险业就与“假〞字纠缠上了。先是假保单,形式有“鸳鸯保单〞和“阴阳保单〞等变异型保单,在这些变异型保单的背后是内部人员以各种理由的“吃单〞和“埋单〞,渐渐就出现了外部的伪造和变造型假保单。今年初,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携程网的“保单门〞事件,使得假保单问题一下子成为公众的焦点。于是,中国保监会重拳出击,顺藤摸瓜,查出了三亚辰龙航空售票责任涉嫌非法销售假的航意险保单等案件。在假保单事件刚刚平息不久,又出现了假公司问题,一家号称“恒亚迪保险〞的假公司被曝光,在其“像模像样〞的网站上公然称:“恒亚迪保险股份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2023月18日正式创立的一家专业性保险公司,总部设于西安,主要经营各种财产险、责任险、信用保证险、农业险、意外伤害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经营方式是通过设在海外的效劳器,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开展业务〞,即通过网站吸引客户投保,通过网上支付方式收取保费,通过邮寄配送保单。此外,在保监会的70号文件和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大检查“两道金牌〞的推动下,各地保监局加大了对行业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再次揭开行业“假〞的面纱,最突出的问题是假赔案。日前,山东保监局查处了一家保险公司的虚假赔案,赔案中“交警队事故认定书〞系伪造,多处环节签字也系伪造,并报销虚假费用46717.5元。说实在的,这个案子不过是“小儿科〞,只是冰山一角,我国保险业的假赔案问题可谓是登峰造极,触目惊心。从事故造假看,已经有了职业事故车手,能够在道路上制造出“天衣无缝〞的交通事故;已经有了能够搭建出电影棚式场景的修理厂,让事故索赔照片“形象逼真〞。从单证造假看,无论是各种证明文件,甚至包括政府部门的抚养证明等,还是各种发票凭证,可以说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有,而且是专业化和流水线作业。其次是假费用问题,最突出的是假手续费,明明是直销业务第2页共3页但为了获得更高的费用,就采用“变性处理〞,将直销改为代理,开始是联系一家中介机构“走账〞,后来就干脆自己弄几个“代理证〞,直接操作。这也是我国保险中介业务“突飞猛进〞的内在原因之一,也是保险公司账面上中介业务占比很高,直销人员却不少的真实原因。再就是假的各类经营管理费用,一般是以“开展业务〞和“改革〞的名义造假。所谓开展业务,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不得不进行“变通〞倒费用;所谓改革,就是推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