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关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问题研究的调研工作报告一、存在问题及成因1、党员平均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全县农村党员中普遍存在“一高三低〞:“一高〞,年龄偏高,55岁以上的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8%。“三低〞,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党员占总数的82%;科技素质偏低,许多党员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致富能力偏低,先进性难于表达。2、党员开展经济的意识不够强,缺乏加快开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的党员思想不开阔,缺乏开放、创新意识和现代经济、科技、文化知识,缺乏干事创业的气魄和胆识,开展经济的欲望不强烈,缺乏带着群众开展经济,共同富裕的本领。3、党员开展不平衡。城镇开展党员较多,农村开展党员较慢,个别经济较落后的村甚至多年都没有开展新党员,非公企业党员开展较少。农村男女党员比例不够合理,女党员偏少。4、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松散,战斗力不强。在农村,个别基层党支部存在班子不团结,对党员疏于管理。在城镇一些濒临破产、解散的企业单位的党支部长期处于瘫痪状态,下岗党员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党组织生活不够正常。5、党员教育阵地的设施、设备跟不上形势开展的要求,党员教育内容较为单一。6、非公党组织开展党员难。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缺乏骨干党员,党组织活力相比照拟薄弱,群众心存顾虑,因而不热心向组织靠拢,使开展党员工作受到影响。7、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情况,还缺乏有效措施。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深层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一些基层党委对抓党建的意识不够强,认为只要抓好了经济,其他一切问题也就可以解决好了。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尤其在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对执行党组织有关制度力度不够,组织生活不够健全,“三会一课〞难于落实,社区、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大,农村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党性观念不够高,造成工作难于开展。三是一些基层党委对党组织活动情况检查工作不到位,检查工作流于形式,深入基层少。四是农村第2页共3页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外出务工较多,尤其是学历高、能力强的青年,留在农村更少,一些农村难于发现适宜的开展对象。五是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力度不够,不利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六是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复杂多样,老板和雇员的背景和心态不一,党组织活动难于正常开展,增加了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员的难度。二、对策和措施(一)转变观念,深化对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认识。党的先进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