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让子弹飞为例分析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李翀內容提要:2023年,让子弹飞横空出世,穿破了中国国产电影这片寂静夜空,在中国大陆短短一个月的映期内收获七亿票房,在香港放映一周,票房就突破了五百万港币。取得如此佳绩,离不开主演兼导演姜文的精心设置。纵览全片,多变的叙事手法、节奏明快的剪辑、高速运动的镜头、诙谐敏捷的人物对话,从始至终带给观者以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本文从导演批评视角和叙事分析等角度,尝试分析让子弹飞这部经典影片。关键词:作者批评;姜文;叙事理论姜文从1994年至今只拍了五部电影,虽然产量较低,但每一部都足以留名中国电影史。多变的影片类型、故事情节、表达方式,不变的幽默幽默、蒙太奇运用、明艳色彩,都让姜文的电影魅力十足。而让子弹飞以其悲喜交加的情节组合和精彩多样的表达技巧,被看作是“姜文风格〞的集大成之作。一、姜文讲故事的框架(一)叙事身份的改变。中国当代的电影作品,大多以一种上帝视角(全知视角)讲述故事,讲述者像上帝一样,了解故事全部的来龙去脉,再通过自己对于时空的主观变幻加上叙事技巧的应用,让观者“看懂〞电影。这种视角易被观众理解,方便传达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所以被广泛运用于各类电影之中。姜文导演的处女作阳关灿烂的日子即是使用的全知视角,姜文作为一个回忆者和讲述人,用自己的回忆支撑起整个故事框架,将片中主人公马小军的青年生活娓娓道来。而到了让子弹飞,姜文那么完全颠覆了之前的叙事身份,改用了限知视角来讲述故事。这种视角的特点在于只从片中的某个视点切入,而片中其他的局部不会完全被讲述出来。这一方面可以给影片留下巨大的悬念和猜测空间,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不当就很容易造成观众“看不懂〞的现象(这在之后的一步之遥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就对导演对故事的驾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庆幸的是在让子弹飞中姜文做的很好,片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土匪张牧之,骗子马邦德和地头蛇黄四郎,姜文只从张牧之的角度入手,而在马邦德和黄四郎的身份问题和这两人的暗中勾结上巧妙地一带而过。例如片中马邦德刚要讲述秘密就一命呜呼,这个秘密到底是死前真言还是惊天阴谋?观者刚刚明朗的思绪一下子跌入谷底,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二)顺应时间规律的叙事顺序。在拍摄让子弹飞的时候姜文刚刚经历了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惨败,很多人认为此片将过去、现在、将来完全打乱的叙事顺序太过随心所欲,太过混乱,无法理解。所以姜文在拍摄初期就定下了目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