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调研报告篇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调研报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调研报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州、县委适应推动科学开“展,强化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良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一次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根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牧村和谐稳定开展的一次重大实践;是着眼于新形势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自开展双联〞行动以来,我镇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一、根本情况玛艾行政村地处碌曲县城关处,全村辖四个村民小组,共有232户,总人口1178人。全村面积27.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25.7万亩,平均海拔3300米,各类家畜24729只(头、匹),耕地面积956亩。近几年,玛艾村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草场围栏化等重大工程工程,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虽然较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牧业根底生产条件没有根本性地改善,牧区交通道路不便、人畜饮水困难等仍然是开展现代畜牧业的瓶颈,牧民生产生活仍然依靠传统畜牧业。按照国家新标准,玛艾村现有124户500余人还未脱贫,贫困人口占全村的45%以上,贫困面大,脱贫难度大,为此,急需大力开展新型产业,拓宽致富渠道,带动经济的开展,增加牧民的收入,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二、贫困原因第一、牧业根底设施薄弱,抗灾保收能力缺乏。我镇的牧业生产依然靠天养畜靠天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目前没有根本的饲草料种植保障基地和牲畜过冬设施,一旦遭遇雪灾、虫灾,农牧业生产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抗灾保收能力极为缺乏。第二、经济根底薄弱,群众居住分散,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抵御灾害能力差,牧民群众文化素质较低,自我开展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自然环境及根底设施的原因,根本上还处于单一的畜牧业生产状况,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缓慢,市场发育程度低;农“牧村根底条件差,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农牧业生产现状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第三、村道牧道建设滞后,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依然没能得到根本解决,群众在牧场上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全靠畜力驼运,费工费时,极其不便,严重制约着玛艾村经济社会的开展。第四、水利建设投入缺乏,人畜饮水难,草场农田灌溉难的问题依然未能得以解决。第五、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畜牧业是玛艾村支柱产业,因草场面积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