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固定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消毒人员,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1.学校设立疫情专〔兼〕职责任报告人,中小学校〔幼儿园〕全体师生员工都是义务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第一时间向学校负责人报告,学校负责人应在两小时内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责任报告人应在两小时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疫情责任报告人选派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在编人员〔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优先〕担任。报告人应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常见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程序,切实增强传染病防治能力。3.学校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包括疫情报告本卷须知的培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姓名x:〔患儿家长姓名:〕身份证号:性别x:男女出生日期x: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岁月天〕工作单位〔学校〕:联系:病人属于x: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本省其它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现住址〔详填〕x: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人群分类x: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大中小学〕、教师、保育员及保姆、餐饮食品业、商业效劳、医务人员、工人、民工、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其他〔〕、不详病例分类x:(1)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2)急性、慢性〔乙型肝炎x、血吸虫病x、丙型肝炎〕发病日期x:年月日诊断日期x:年月日时死亡日期:年月日甲类传染病x: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x: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人、HIV〕、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