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脱硫的现状分析和防治对策1燃煤发电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1995年煤炭产量为12.8亿t。预测到2022年、2023年、2023年,我国煤炭产量将分别到达14亿t、23亿t和30亿t。煤炭在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丰富能源的同时,也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我国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烟尘、粉尘、SO2、Nox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酸雨等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29%。燃煤电厂是煤炭的主要用户,由于电能在使用上有比其它能源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及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应从能源开展战略上考虑将供各种工业和生活锅炉及民用所消耗的煤转化为电能,逐步到达先进产煤国家80%的煤用于发电的水平。据统计,1991年全国SO2排放量1622万t,燃煤电厂排放460万t,占排放总量的28.4%。1995年全国SO2排放量到达2370万t,燃煤电厂排放的SO2约占排放总量的30%。2022年,预计燃煤电厂煤消费量为5.4亿t,预测排放SO2量为1100万t,全国预测SO2排放总量为2163万t,燃煤电厂排放SO2占总排放量的50.86%。“根据我国电力工业九.五〞开展目标,到本世纪末,总装机容量为3亿kW,年发电量为1.4亿kW.h。燃煤电厂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开展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燃煤电厂的开展要和环境保护密切结合,加快开发煤炭洁净燃烧技术,积极开发可替代煤的清洁能源,例如,核电、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生物质能等,特别是开展水电和核电,将会对减少SO2排放作出较大奉献。2脱硫的分类和方法二氧化硫的治理可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进行三大类。燃烧前是指对燃料进行处理,如洗煤、气化、液化等;燃烧中是指炉内脱硫,如流化床燃烧脱硫、炉内喷钙脱硫、型煤固硫和利用脱硫添加剂等;燃烧后脱硫即指烟气脱硫,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脱硫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仍然是烟气脱硫。发电用原煤在我国原煤消耗中的比例在1986年之前大致占20%,目前已增加到30%,估计2023年可达40%。发电用煤几乎都是采用煤粉燃烧方式,因为煤粉燃烧方式能使燃烧效率到达98%~99%以上,设备投资相对较小,对煤种适应性强,技术上成熟。当前实用的脱硫技术主要有三种: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湿法),喷雾枯燥脱硫法(半干法),炉内喷钙/增湿活化法(干法)。3脱硫的费用为了使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硫总量得到控制,就必须对位于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燃煤电厂,逐步安装脱硫设备。根据电力工业开展规划,2022年火电装机容量将达2亿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