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1荒漠化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科地理年级/册高中地理必修3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难点名称荒漠化的成因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从“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角度突显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同时也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阐述这一地理特征是区内各地理要素〔气候、地形、水文、植被、位置和土壤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对荒漠化的形成因素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需要用联系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分析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难点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2、案例分析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播放防治荒漠化公益宣传视频我们看到了荒漠化的危害,通过多年不懈努力,目前我国荒漠化形势有所好转,但荒漠化面积仍然较大,分布广、危害严重。为了更好地防治荒漠化,我们应该明确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知识讲解〔难点突破〕在我国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西北地区,请大家阅读地图找出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地形区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该区域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承转: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是什么原因导致荒漠化问题突出,这与本区的自然环境有联系?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一般表达在6个方面分别是①位置、范围②地形③气候④水文⑤植被⑥土壤展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图〞。学生读图观察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1、位置: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旱少雨。受冬季风影响冬春季多大风思考: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水汽难以到达阻挡水汽进入位置干旱地形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植被,水文和土壤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展示“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和植被景观变化图〞指导学生阅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4、植被: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由于降水由东到西依次减少,东部年降水量为200mm-400mm,植被为草原;贺兰山以西年降水量少于200mm的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为荒漠草原;塔里木盆地年降水缺乏50mm,荒漠广布。5、水文:河湖稀少,多内流河6、土壤:发育差,多沙质沉积物承转:以上自然地理要素都与干旱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干旱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那么荒漠化形成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