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模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我市重点建设专业,我校多年来一直秉承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XX县区公交公司、XX县区神峰汽贸、XX县区洲际汽车维修厂、XX县区蓝天汽车贸易、一汽群众合众汇金等多家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以此为根底,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开展示范学校专业建设为契机,提升内涵,提高专业水平,形成特色专业,使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将本专业建成适应我市汽车效劳行业开展需要,能够为企业提供优质技术效劳,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已经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满足汽车维修效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一、专业现状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于1999年,毕业生已达1000多人,每年招收的新生稳定在100人左右,学校经过十几年的开展与建设,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得到了加强。学校现有汽车驾驶标准实训场地、汽车仿真模拟室、汽车电气设备仿真室、汽车电气实训考核区、汽车发动机维修车间、汽车发动机电控维修考核区、汽车底盘维修车间、汽车钣金车间、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实习场所及设备。师资和实训设备根本可以满足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的需求。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1、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一直沿用传统的三段式(三段即在校的教学分根底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训课)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在普通教育的内容之外再加上专业内容,其弊病是学生学了不少课程,只是应付单科考试,却不会融会贯穿,甚至由于不愿死读书或认为学了没有用而不爱学习。不少学生正是这个原因,成为学习差生,进而心有旁骛,变为学习、纪律双差生。而且,职业教育的这种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岗位应用距离过大,学职业的不“职业〞,学技能的动手难,造成企业对我校学生第2页共3页并不热眼相看,不愿意接收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实习,毕业的学生工作难找,或不适应工作岗位,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这也是我们近两年在一直思考的问题。2、改革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原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针对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对汽车维修行业进行广泛调研的根底上,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现实需求和未来开展,立足效劳我市汽车修理、效劳和生产企业。本着互惠互利的原那么,选择几家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