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两高〞报告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王红茹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两高〞报告〕。“两高〞报告干货满满,披露了许多重要信息。其中,加强民营经济法治保护、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都为民营企业家们普遍关注。这两份报告传递出的不仅是坚持审慎善意文明司法,也是积极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司法温度。去年依法建议办案机关对1971名民营企业负责人取保候审据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共有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807万家,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吸纳就业人员23300.4万人,占全部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79.4%。中小微企业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促创业、保就业、活泼市场的生力军。也因如此,中小微企业能否健康、永续开展,已不仅仅是微观、个体问题,而是关系到宏观经济和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两高〞报告,给正处于疫情冲击之下的中小微企业,送去了及时雨。从宏观层面看,“两高〞报告对民营企业的保护掷地有声。最高法报告指出,“坚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法律适用、法律责任一律平等,不管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视同仁、依法保护。〞最高检报告强调,“更实支持企业经营开展。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与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同等对待、平等保护。〞从微观层面看,保护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表达在“两高〞报告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数据。最高法报告显示:去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商事案件453.7万件。依法审理涉“放管服〞改革行政诉讼案件,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4万件。在去年的专项执行行动中,已执结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案件5870件,执行到位金额127亿元,切实保护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审结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案件41.8万件,效劳创新驱动开展。妥善审结破产重整等案件4626件,涉及债权6788亿元,推动“僵尸企业〞平稳有序出清,让482家有开展前景的企业通过重整走出困境,帮助10.8万名员工保住就业岗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司法解释进行清理,废止103件,废除一切对民营天道酬勤企业的不平等规定。严禁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创新适用“活封活扣〞等强制措施,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最高检报告显示,去年持续落实效劳民营经济11项检察政策,对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