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独家原创: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效劳咨询:202325-6698000。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围绕“三农〞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开展问题,迎来了农村改革开展的又一个春天。近年来,XX县区庆祖镇西辛庄村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村党委书记李连成的带着下,牢牢抓住农村改革开展的历史性机遇,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开展,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把一个没有任何开展优势的贫穷落后村建设成了一个人均收入1.4万元、享誉全省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欠兴旺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成功道路。一、顺应时代潮流,确立科学开展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没有固定模式可套用。西辛庄的开展思路就是在不断破解开展难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一是优化种植结构,高效农业起步。仅有900亩耕地、600多人口的西辛庄土地盐碱,交通闭塞,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穷落后村,改革开放初期年人均收入只有几十元。穷那么思变。适逢1983年中原油田大规模开发,XX市建市,市场上蔬菜供应紧缺。李连成瞅准时机搞起了蔬菜大棚,几年下来净赚17万元,成为了该村的首富。1991年8月,先富起来的李连成中选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支部书记,自己富了不算富,让全村人富才是真本领。李连成决定发挥种菜特长,带着群众共同致富。并向群众郑重承诺,谁搞蔬菜大棚,村里帮助借钱、跑贷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经过两年时间,西辛庄的蔬菜大棚迅速开展到40多个,仅此一项,年人均增收500多元,一举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二是兴办村办企业,完成原始积累。1994年,XX市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遍地开花,精明的李连成敏锐地意识到,如果继续种菜很难再有大的开展,于是把目光转向了企业。他多方筹资21第2页共7页万元,建起了再生纸厂,企业当年试车、当年投产、当年受益,年创利润89万元。考虑到再生纸厂技术含量低、有污染,李连成又北上京、津,南下苏、沪,积极寻找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工程。1998年5月,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筹资500万元,上马工业用呢厂,仅3个月就实现产值20230万,利税36万元。随后,他们又响应市委大力实施“以工兴市〞战略的号召,先后办起了纺织厂、酒厂、纸箱厂等5家企业,截止2022年底,西辛庄村集体积累已达2450万元。三是建设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