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年法律救济民生工程工作方案一、目标任务全年实现法律救济效劳受援人群21000人次;新建15个乡镇街道标准化法律救济工作站。依据各地人口、法律救济资源状况、2023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状况等因素,各县(区)法律救济民生工程分解目标任务如下:各县(区)要依据实际状况进一步分解任务,确保法律救济民生工程任务圆满完成。二、工作标准(一)供应法律救济效劳计算标准供应法律救济21000人次(包括:办理法律救济案件15002件,每件案件按效劳2人次计算,核3000人次;办理法律询问、各类法律文书、出具法律意见书、调查取证等其他法律救济事项18000件,每件事项按效劳1人次计算,核18000人次),各县(区)分解如下:(二)标准化乡镇街道法律救济工作站建设标准有独立的工作场所;有1-3名工作人员;配备办公桌椅、文件档案柜、、(网络接通,以保证工作状况即时录入法律救济管理信息系统)、打印机等根本办公设备;室外有明显标识牌,室内公示法律救济指南(包括法律救济范围、申请受理程序、询问举报等),办公桌面有桌牌;询问、受理记录详实,材料标准。3三、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各司法行政机关要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连续将法律救济列入民生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强组织领导,逐项抓好落实,确保目标任务顺当完成。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工作专人负责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二)拓展效劳领域,突出重点效劳对象。要亲热关注经济社会进展中消逝的新状况新问题,连续推动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如社会保险待遇、土地流转、征地补偿、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权益疼惜事项纳入法律救济补充事项范围,进一步扩大掩盖面。建立法律救济介入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重大事项报4告制度,依法妥当处理和化解群体性纠纷、突发性大事。要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农夫工、下岗职工维权案件优先供应法律救济。(三)连续推动“一小时法律救济效劳圈〞建设。要乐观构建法律救济网络,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法律救济工作站的职能作用,确保偏远地区的困难群众在一小时内找到法律救济机构或人员,对来访群众供应“一站式〞效劳。推行申请、网络申请、邮寄申请、上门受理等效劳方式。进一步完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效劳所代为受理法律救济申请制度,发挥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效劳所接待站、受理点的窗口作用。(四)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效劳效果。要抓好省法律救5济程序规章等十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