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市失业动态监测工作方案一、建立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通过对因企业破产关闭(含企业外迁)、停业整顿、经济性裁员等造成从业人员减少(岗位流失)状况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经济波动期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分析其原因和规律,为采取预防和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奠定根底。二、建立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制度的方法与步骤(一)确定重点监测企业。市里确定巩义、新密、XX县区和金水、中原、XX县区及市本级为首批监测单位,其中,6县(市)、区各确定1个行业5个企业,市本级确定1个行业2023个企业。确定监测企业原那么:单位用工到达300人以上规模、受经济结构调整或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近期已出现或可能出现从业人员较大规模减少的企业。比方:关闭破产和节能减排涉及的企业,外贸依存度较高的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行业的企业。同时还要统筹考虑行业分布及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可将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类对象进行监测(详见附件4)。(二)建立根底数据档案。在调查摸底的根底上,对重点监测企业(含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建立从业人员情况根底数据档案。(三)定期监测。每季度对重点监测企业(含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进行一次调查。调查期内,重点监测范围之外的企业发生较大规模经济性裁员的,也应及时反映。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可重点反映减员人数排在前5位的行业情况。(四)数据采集。通过召开重点监测企业座谈会、深入企业直接调查、查询劳动用工备案情况、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个体经济协会等方式,了解从业人员根底数据和监测期从业人员的变化情况。(五)形成城市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由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数据采集并于每季度末上报,市劳动保障部第2页共3页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比照分析,重点分析从业人员减少的原因,在此根底上形成全市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向省劳动保障部门报送,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三、工作机制及主要职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重点做好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软件开发、配置设备、数据采集和处理、专家咨询、开展调查和抽样等方面工作,并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专项经费的支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建立相关制度和组织实施,同时负责相关单位的协调,继续完善城镇失业、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劳动用工备案、企业经济性裁员等相关方面的工作,积极做好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为保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