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2023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平安,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地质环境管理方法的要求和x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3-2023年)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地质灾害活动现状和2023年全市降水趋势预报,制定本方案。一、20x年全市地质灾害概况全市具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45个。按灾种可分为:滑坡417个,崩塌242个,泥石流61个,地面塌陷2个,地裂缝4个,不稳定斜坡119个。按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级255个,较大级399个,重大级169个,特大级22个。威胁人口12.1万余人,威胁财产81653.36万余元。20x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处置工作,深入推进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群测群防工作,成功预报1起地质灾害,防止了30人伤亡和110万元的经济损失。20x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46处,其中滑坡35处、崩塌206处、泥石流1处、地面塌陷4处,发生险情179次,直接经济损失共计2264.82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据市气象台预测,2023年我市总降水量与常年比较属正常略偏少年份。市区年总降水量为560—630mm(略少),川塬为530—600mm(略少),南部为530—610mm(偏少),北部为520—600mm(偏多)。初夏汛雨出现在7月上旬,接近常年。汛期有局部暴雨灾害,9月上、中旬将有弱秋淋天气出现。根据全市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5.12〞汶川地震影响范围,结合20x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稳定状况和市气象台对2023年全市降水量趋势初步预测,预计2023年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将呈平缓增长趋势,特别是受地震影响较严重的陈仓区,汛期地质灾害发生频次将会增多,防治形势严峻。三、重点防范的时段与地段(一)重点防范的时段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根据降水趋势预测,预计全市2023年地质灾害发生时段为5—9月,其中7—8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由于去年汶川特大地震不但加剧、引发了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而且使山体表层岩土体松动,在降水作用下极易引发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因此,在这段时期需加以重点防范。(二)重点防范的地段2023年全市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在局部范围内呈高发势态。主要地段为:(1)渭河南北两岸的斜坡地带及其支流金陵河、千河、韦水河—横水河,以及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