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方案 .doc
下载文档

ID:527633

大小:28KB

页数:1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方案 2023 创办 公有制 经济工作 方案
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方案 ××县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积极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开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开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的体制形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实现公平竞争,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政府监督管理和效劳职能,优化经济开展环境,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依法经营、老实守信、健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开展。 二、工作思路 全面实施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的战略思路,统筹全县城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开展,依托资源,依靠市场,培育支柱产业,扶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开展有突出性带动作用的新技术产业,重点开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大力开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总量,提高中低收入者报酬,努力优化环境,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开展。 按照以上思路,确立的工作目标是:到2023年非公有制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到达32亿元;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到达100亿元。2023年全县重点建设的工程主要有:320万只的肉羊基地建设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9000头奶牛建设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投资3000万元的鸿鼎市场三期市场配套工程;投资1300万元,新增5000吨/年生产能力的同泰玻璃一、二号炉技改工程工程;投资1100万元的华泰葵花籽炒货工程;投资600万元的潘胖食品扩建工程;投资6620万元的城市建设工程;投资16000万元,到达1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呱呱叫金鹿公司的色拉油工程;投资2022万元,到达3000吨/年生产能力的宏昌公司三聚氢铵工程;投资1500万元,到达200吨/日生产能力的真心食品二期工程工程;投资4000万元,到达30000吨/年生产能力的套海镇铁合金高载能工程;投资1亿元,到达1.5万吨/年生产能力的新疆中基番茄酱工程;投资1亿元,到达2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玉米淀粉生产线工程;投资1200万元,到达1亿斤/年生产能力的双福面业配套工程工程。 三、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顺利实施了富源番茄、同泰玻璃七号炉技改等12个重点工业工程,工业工程招商取得丰硕成果,阿盟恒通煤矿、安徽华泰、喜洋洋、天津中联、河北大唐、中基集团等知名企业与我县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美中达重组获得成功,享誉区内外的知名品牌再度焕发生机。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45.23%;实现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41.9%。全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集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助等多种有利因素,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多年来少有的好势头。国家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全县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粮食面积和产量较上年有了明显的增加,扭转了连续五年下降的局面;“三补一减〞使全县农民得到政策性实惠2900万元,人均133.6元,农民负担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农业生产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步伐加快,通过大兴饲草业、大搞转化、大力推广舍饲养畜模式、强化畜种改良和疫病防治、集中信贷资金投向、财政补贴风险补助资金等措施,有效增加了畜牧养殖的投入,全县肉羊、奶牛饲养数量稳步增长,畜牧业增加值实现2.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为125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7%,较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迅速,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三)效劳行业健康开展。以京原市场、鸿鼎市场、隆镇肉联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运输、邮电、零售业、金融、效劳业有较快的开展,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经济种植不合理,规模效益差,科技含量低,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由种植到养殖的转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亟待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缺乏有辅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的龙头加工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差;效劳行业还未形成大流通、大开展的格局,物流配送不能满足经济开展的需要。 四、就业情况和创业环境的分析 全县现有14个乡镇设立了劳动社会保障事务所,安置就业人员215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875人,“4050〞人员100人,劳务输出5677人,流动人员计生验证率到达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8%以内。 农村劳动力根本情况。我县总人口28.8万人,农牧业人口21.5万人,其中农牧区劳动力资源总数126562人,当地从事一产的92453人;充裕劳动力29267人,其中从事二产的3671人,从事三产的3380人,外出就业人数1142人,外出务工人员总收入5720万元/年。 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19202人:其中管理人员1462人、专技人员8563人、工人和其它9185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人数8679人,重新就业的下岗职工7195人。(2)现有工业企业从业人数3176人,其中管理人员332人,专业技术人员1685人,工业1159人。现有企业就业的农民工1393人,重新就业的下岗职工875人。(3)全县企业转制、破产时原有下岗职工7425人,重新就业6320人。今年新增下岗失业人员903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283人;复转军人54人;初高中毕业生502人;其它64人。(4)明年新上企业六个,四个企业扩建,需要从业人员约3650人。 五、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重点及安排 第一,实施“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在打造“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上实现新跨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绿色无公害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们依托丰富的土地、水利、有机肥料资源,提出的“打造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战略,完全符合现代农业开展趋向,完全符合中央1号文件精神,完全符合市委提出的打造“绿色巴彦淖尔〞、实施“三个转变〞思路。我县打造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已经拥有了市场需求拉动、自身条件具备、国家政策支持的良好开展条件。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种植创新、养殖突进的思路,全面推进这一战略。 一是加大示范、推广、宣传力度,加快推进有机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进程。要编制“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建设规划〞,制定操作规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对技术推广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教育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懂得标准化知识的专业技术队伍,并通过“三下乡〞等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传和效劳,培训和教育广阔农民,切实增强对标准化生产的认识,真正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要合理规划生产基地,建立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通过示范引导,实现点上突破、面上推广。要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评和农户产品质量监测力度,力争使我县的农产品尽快取得国家和区级绿色质量认证,获得入市通行证。好的产品不注重宣传,很难成为好的商品。我们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手段,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我们的绿色、特色产品,进一步提高我县西甜瓜、枸杞、苹果梨、葵花、牛羊肉等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种植创新。首先要按照“三为而种〞的原那么,着力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要认真抓好各大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加快开展绿色、特色、订单农业和城郊设施农业。继续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大力开展草产业。其次要创新品种结构。抓好蓖麻、桔梗、桑树、芦苇、柠条、芦笋、胡杨、仁用杏等适宜我县种植的农林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搞好葵花、番茄等传统作物的品种更新换代,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效益。第三要创新种植手段。继续推进科技进步,以“五化组装配套〞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广机械化程度高、增产增效明显、农民愿意接受的免耕及播种一体化、无公害农产品栽培、平衡施肥、作物联收等新技术,运用科技手段实现节本增效。第四要创新科技效劳,激活科技效劳机制,真正使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大胆创业。积极探索技术入股、工效挂钩、评聘别离、供养脱钩等多种灵活有效的科技人员管理方法,鼓励科技人员渗透到各类协会和合作组织中,开展有偿效劳,实现技术创收、以技养人。同时要开通种植业“110〞效劳 ,形成覆盖全县、技术全面、效劳高效的科技效劳网络,使科学技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转化为生产力。 三是全面实施“养殖突进〞战略,加快种植主导型向养殖主导型转变。按照“支持猪、抓住羊、突破牛,适度开展水产、家禽及特种养殖〞的思路,要在更新畜种、加快改良、强化效劳上下功夫,确保畜牧养殖业的数量、质量、加工效益三步一齐上,真正使XX县区的养殖业走在全市前列。首先是总量突进。要充分发挥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养殖户入驻小区开展养殖业,扶持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鼓励广阔农户开展养殖业,加快奶源基地、瘦肉型商品猪和肉羊生产基地建设,使养殖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开展。其次是质量突进。要进一步加强牲畜“种子工程〞建设,加快畜种改良步伐,扩张根底母畜数量,重点开展优质种羊的纯繁和肉羊改良,普及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瘦肉型商品猪的养殖,大量引进优质进口奶牛,全面提高畜种质量。第三是加工突进。要主动出击,积极与国内大型乳肉食品加工企业联系,千方百计引进和创办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求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突破性进展。第四是效劳突进。要把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为养殖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效劳。要通过贷款、集资等多种形式,为养殖业解决好资金问题。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基层畜牧站建设,强化治疗环节效劳,探索成立兽医效劳和咨询中心,开通养殖“110〞效劳 ,建立完善的养殖技术效劳和风险保障体系。 四是加强农村生态、水利、交通等根本建设,夯实农村经济开展根底。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七个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我县打造“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县〞的根底和根本。要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绿色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行造林资金“直补〞和自主采伐政策,推进林业产业化的开展。加快农田水利根底建设,补上农田根本建设的课,健全完善用水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大力开展节水农业。加快村镇规划和建设步伐,推广牲畜棚圈、温室、沼气、住房“四位一体〞生态村建设,改善村镇人居环境。搞好国家“村村通班车〞试点县建设和大城线、五建线油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交通事业开展。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医疗卫生等公共根底设施和社会效劳设施建设进程,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坚持“两厂(场)起家、一化推进〞,在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上实现新跨越。 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和农村经济开展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乡村干部的工作任务、职责都会发生新的变化,人浮于事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同时又必须看到,乡镇是我国政权的根底,直接面对广阔农民,担负着为农民办事、推动经济开展、维护农村稳定的职责,必须确保有效运转。这两项任务都非常重要,不能偏废。因此,乡镇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已势在必行。我们的乡镇干部应该认识到,这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放下包袱、开动脑筋、做好工作的大好机遇。机构改革究竟怎么改、职能转变究竟怎么转。充裕干部何处去。缺口资金哪里来。基层工作怎么干。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及早谋划、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从过去的“安排生产、催粮要款〞中解脱出来,按照“两厂(场)起家、一化推进〞的工作思路,把职能和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上来,转到加快市场建设和推进组织化进程上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