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农委粮仓创立工作方案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随着我国人口增加、消费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年来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为国家的粮食平安做出了重要奉献。但异常气候引发的灾害性天气频繁,耕地、劳动力和水资源的制约增强,以及人均耕地少、种植规模小、生产条件差、生态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使我县粮食持续增产的根底还不稳固,稳定开展粮食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市创立百亿斤粮仓目标,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和国家粮食平安,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根底条件,强化科技支撑,健全效劳体系,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开展水平,促进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二、产量目标力争到2023年,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330万亩,实现总产160万吨。其中小麦165万亩,亩产500公斤,总产82.5万吨;玉米140万亩,亩产500公斤,总产70万吨;大豆15万亩,亩产140公斤,总产2.1万吨;其它2023万亩,亩产450公斤,总产4.5万吨。三、工作内容(一)加强农田根底设施建设。影响我县粮食稳定开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农田根底建设较差,抵御旱涝灾害能力低,要切实加强农田工程建设,加强高标准良田建设和灌区改造建设,提高旱灌涝排能力。按照“旱能灌,涝能排〞和建设旱涝保收田的目标,利用地表水,开发地下水,积极开展节水灌溉;疏浚排水系统,进行桥涵配套;修建生产道路,建设农田林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源工程建设、灌溉工程建设、农田排水沟的清淤开挖、桥涵建筑物配套、生产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等。第2页共5页积极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防灾减灾体系,降低农民因灾收入损失。加强农业气象效劳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预警水平和保障农业生产能力。(二)提高耕地质量。一是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通过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全量还田,迅速提升土壤有机质;二是实施小麦、玉米秸秆还田。2023年小麦玉米秸秆还田面积80万亩,2023年还田150万亩;三是土壤深耕深松。推广阔型机械作业,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四是土地整理。依靠土地整理工程,实施土地整理,改造中低产农田,每年整理4万亩;五是进一步健全耕地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耕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