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全县团组织创新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乡镇(区)团组织建设,拓宽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团市委关于团组织格局创新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一、主要目的(一)探索乡镇(区)团组织格局创新的工作模式,合理配置团委副书记和团委委员,加强团委班子建设。(二)拓宽乡镇(区)团组织有效联系青年、引导青年、效劳青年的手段。(三)探索基层团组织整合资源的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农村共青团的桥头堡向乡镇(区)一级的推进目标。二、主要任务(一)创新乡镇(区)团建格局“1+3+x〞工作模式。力争到2023年底,全县各乡镇(区)均采取“1+3+x〞工作模式全面推进团建格局创新工作。其中,“1〞是指配齐配强团委书记;“3〞是指采取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的方式配齐配强三名团委副书记;“x〞是指结合乡镇(区)实际,主要是从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村干部、选调生、公务员、三支一扶成员和大学生村官、青年企业家等优秀青年中民主产生委员假设干名。(二)加强乡镇(区)团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按照“1+3+x〞工作模式,采取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式,调整充实乡镇(区)团组织领导班子,把那些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有热情、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代表充实到团委班子中来。行政编制外副书记要表达代表性,不受身份限制。具体程序一般包括政策制定、成立组织机构、宣传发动、人选推荐、确定正式候选人、民主投票、组织研究、任前考察和公示、正式聘任等环节,具体环节各地可结合实际组织实施,选配过程应表达竞争性。(三)建立健全乡镇团委科学、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探索乡镇团委“1+3+x〞工作模式功能定位,科学设计工作工程和内容,激发乡镇团组织的工作活力。第2页共3页三、选配程序(一)团委委员选配程序1.设岗定责根据农村青年分布和聚集特点,对拟增配的团委委员来源进行规划设计,按照一定比例,从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村干部、选调生、公务员、三支一扶成员和大学生村官、青年企业家等优秀青年中产生,并根据委员类型进行定岗定责。2.宣传发动面向团员青年广泛开展宣传工作,根据拟定的团委委员的岗位设计,由各直属团(总)支部推荐上报适宜人选。3.人选推荐各乡镇(区)团组织通过详细的调查摸底,在各直属团(总)支部上报人选的根底上,择优确定不少于20%差额比例推荐符合条件的人选。4.确定正式候选人乡镇党委研究确定不少于2023%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