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508997

大小:22.30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计算机网络 专业课程 改革 研究
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针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改革问题,归纳了常见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之间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实际提出了新的网络课程思路,详细论述了课程内容改革,课程方法改革和学生评价方法,分析了不同的改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基于可操作性和可控性的原那么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教学改革;可操作;可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25-0059-02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Computer Network SUN Yong-ke, ZHAO You-jie, HU Kun-rong, XIONG fei 〔The Shool of Big Data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pted some teaching problem about course computer network, analyzed some reform methods which often used for curriculum reform and revolution. Take course of computer network, introduced the content reform,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 Compared the different method in curriculum computer network, and presented some methods which are more controllable and manipulable.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controllable; manipulable 1 計算机网络课程现状 随着网络的开展和普及,社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全校的选修课程,有一些专业将该门课程作为了专业必修课程进行开设。为了适应社会开展和提高教学效果,很多的老师在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做出了不少的奉献。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课程开设的时间短,积累比拟少,该门课程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都能认可的课程体系,授课的内容和方法因人而异,因学校而异,甚至因学期而异。课程评价方法五花八门,变化多端,主观而不客观,考核结果难以被社会接受。 2 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文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课程内容改革。查阅大量的文章后发现,几乎所有的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点:都认为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过于注重理论而轻实践操作,建议适当增加实践操作的课时[1–5]。丘洪伟提出一些教材中存在过时的内容和技术,应当予以删除和取消[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和多名该门课程的教师进行过交流,很多的老师也都有同样的观点,认为课本的一些内容过时,应该进行删减,例如X.25和ATM技术目前生活中很少使用,所以作者建议这些内容应当予以删除。 2〕教学方法改革。一些研究者认为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方法,因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内容和进度[6-7]。孙晓东提出利用 WEB 技术屏蔽教师的身份, 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或看法。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一个问题的全面看法或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王琦提出教师应在课堂上采用讲授式、问题驱动式和课题研究式相结合的综合授课手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思维拓展训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开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良好的课内外互动、催促机制和配套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评价体系改革。作者郭阳勇认为以前的学生成绩以理论考试结果为准,已不适合现代网络课程。该门课程的考核评价应当改为主要依据实验实训成绩,结合平时作业和理论考试,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动手,多操作,重视经培养[5]。作者冯妍等人认为学生的成绩应当由随堂测试,综合实验和期末笔试三局部组成[4]。在课程成绩评价方面多数研究都倾向于弱化期末笔试成绩的比例,增加实验成绩的比例。 3 传统改革的实践与分析 由于网络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国内目前计算机类专业都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作为了专业必须课程,几乎所有的非计算机专业都将该门课程列入了选修课程,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该门课程却始终难以和其他的根底课程相比。目前很多的学者都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方法等途径,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研究都存在一个问题:新的课程改革措施难以被其他院校复制。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成果难以被其他院校复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各个学校对该门课程的定位不一样。有些学校定位与根底理论,有些学校定位与应用,同样是应用,有些定位于相关软件的使用,有些那么偏重于物理硬件的操作配置。因为该门课程缺少统一的衡量标准,所以基于内容调整的改革都不具备通用性。作者邓秀慧等在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中发现网络学习中操作比拟简单,比拟困难的是理解其内部的工作原理[8]。从现实情况来看,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网络设备,运营商在产品的设计时都充分的考虑了产品的易用性,为了争取客户网络运营商的售后技术支持也非常的强大,对于用户来说普通网络产品的使用根本就不是障碍。再者由于网络产品在不断地更新,因此课堂上单纯的介绍操作对以后没有太多的帮助。 2〕授课方法因人而异,难以统一。由于教师个人经历的不同,其授课的方式方法都有所区别,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从知识点讲述的层面考察,很难区分哪种方式好哪种方式坏。由于个人性格的差异,所以授课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几乎都不具备可复制性。有些教师性格外向,适合调动课堂气氛,有些教师性格内向,虽然不能很好地调到课堂气氛,但是课堂逻辑缜密。两者各有优缺点:性格外向,可以调动课堂气氛,但是花在知识点讲解的时间就少;性格内向不善活泼气氛的教师其课堂时间都用于知识点的讲解,内容充实丰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讲,教师各有其特点。因此授课方法改革不能取得多数人的认可。 3〕考核方式难以得到社会认可。现在多数的教师都认为学生的成绩考核应该增加实验成绩的比重,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目前的笔试成绩考核效果不理想。增加实验成绩的比重,虽然可以表达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这种考核方式的质量监控非常的困难,实验成绩的给分标准难以量化。实验的考核和评定目前没有相关的规章和制度,成绩几乎就是代课教师一个人决定,学校很难对其过程进行监控和复查。存在一些教师课堂教学不认真,但是人为的提高实验课程的成绩来蒙蔽学校的情况。由于实验课学校不容易管控,因此大幅度提高实验成绩的比重很难得到学校的认可。 4〕教学工作得不到高校的认可。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以科研考核为主,教学工作几乎不占比重,因此教师缺乏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教学工作在教师的考核中扮演的是一种只罚不奖的角色:教学有成绩了对教师的考核没有帮助,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追究教师的责任,严重影响教师的考核成绩。在此情况下多数教师都愿意采用学校以往的老方法和老技术,不愿意冒风险进行改革和创新。从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配备了ppt的教材使用率高一些,沒有配ppt的教材使用率就很低。这也说明目前大多数的教师都喜欢“读媒体〞的授课方式,缺乏课程改革和创新的动力。 4 改革思路分析 传统的改革的目标和方法比拟集中: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评价方法改革三个方面,虽然在一些特定的班级取得了相应地成效,但是方法的局限性大难以推广。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学生调查和教师调查,笔者认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方向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改革:坚持根底理论为主,选择增加使用操作。不可否认课本中存在一些过时的内容,占用了学生的课堂时间,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没有帮助,这些内容应该进行适当的删减。这要求大纲制定者要清楚的指导学校办学的宗旨,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挑选。过多的删减理论知识,大量增加操作实验,降低课程的难度,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知识暂时的,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开展。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扎实的根底理论进行指导,在以后的生活中碰到新问题,学生肯定是没有方法处理的,因此过多的删除根底理论知识是不可取的。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网络设备的操作不建议增加到课程中,因为这些设备的操作可以很容易的获得厂家和运营商的技术支持,可以在课堂中增加设备工作的原理讲解。 2〕学生评价方法的改革:考核方法必须客观可控。传统的以期末笔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的方法应该调整,在原比例的根底上适当的增加实验课的比重,但笔试成绩应该仍然占主要地位。目前高校的学生考核几乎都以笔试成绩为主,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有成熟的考试和监考制度,笔试过程可控。而实验课考核中经常存在抄袭和作弊等情况,因为场地或者其他条件的制约,难以对考核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极端情况下甚至存在大量抄袭的情况,与笔试考场相比考场纪律混乱,因此其结果也难以被管理部门接受。 考核方法多把戏可以表达学生不同层面的能力,鼓励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考核。但是新的考核方法应该又客观的评分标准,过程必须可控。 3〕教师评价改革:提高教学积极性。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其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代课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充分准备的教师其上课的效果肯定比敷衍了事的教师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是提高课程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主要的措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部门出台相应地鼓励措施,另外一个就是依靠教师自己寻求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切入点。针对代课教师,第二种方案可行性更高一些,代课教师应该以本专业中出发点关心专业技术的开展动向学习新技术,结合社会需求积极寻找研究课题,争取研究和教学相互弥补相互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 韩彦岭, 周汝雁,等.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启发[J]. Computer Education, 2023〔14〕: 86-90. [2] 曹辉. 计算机网络根底课程建设探讨[J].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2023〔29〕: 172,174. [3] 丘洪伟. 计算机网络根底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KAOSHI ZHOUKAN, 2023〔42〕: 18-19. [4] 冯妍, 韩宏, 李书琴,等. 农林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 Computer Education, 2023〔14〕: 46-49. [5] 郭阳勇. 提高高职计算机网络根底教学质量的探索[J].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2023〔31〕: 181. [6] 孙晓东. 利用构建主义建立信息化教学环境探讨--以计算机根底教学为例[J]. SUZHI JIAOYU LUNTAN, 2023〔19〕: 14-15. [7] 王琦, 高屹, 刘熹. 学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 Computer Education, 2023〔14〕: 37-41. [8] 邓秀慧, 袁宗福. 计算机网络课程参与式教学设计[J]. Computer Education, 2023〔14〕: 64–67,94. 【通联编辑:谢媛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