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金融效劳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孙宇辰摘要:中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用人单位的实际,深化推进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专业知识夯实、操作技能纯熟的高技能人才。本文对金融效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及课程体系的设置作了初浅的探讨。关键词:中职院校金融行业人才培养一、金融行业人才现状与需求(一)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随着金融业持续快速开展,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冲击,以及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展混业经营的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二)金融行业人才学历层次繁多根据经济大普查中各行业从业人员的调查数据说明,金融业务人员中,研究生、本科、大专、高中学历的占比分别为2.58%、26.72%、33.56%、24.90%。反映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丰富,且平均受教育程度远远高于总体就业人口,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三)金融行业人才流动频繁金融行业竞争剧烈、从业人员自主意识强烈、工作绩效难以衡量等原因都易导致人才流动的发生。二、金融企业对金融效劳专业中职生胜任岗位群及能力要求分析金融效劳是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储蓄、投融资、商业保险、证券交易、信贷结算、金融信息咨询等多方效劳的总体概括,在对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进行了相关职业岗位群调研之后,中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岗位群及相关要求有如下:银行事务中职生能够适应的岗位有:个人业务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信贷内勤、信用卡营销、电子银行人工座席、票据业务内勤、银行财务核算、计算机系统维护等。主要要求学生掌握银行业根本计算及真假钞识别能力;掌握会计根本原理及操作方法,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及要求,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资金筹集及运用的原理与步骤。保险事务中职生能够适应的岗位有:精算师、产品开发、会计核算、综合管理、客户效劳、客户经理、市场企劃、个险核保、理赔等。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对各类金融市场、产品及工具的认知能力,在深入了解金融产品的根底之上,掌握金融产品的营销策略及手段。证券事务中职生能够适应的岗位有:客户经理、问询员、技术员、财务人员等。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股票、债券、票据、基金、理财等发行流通的根底知识,能够对金融问题进行根本的分析与解释。三、专业建设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界定专业培养目标在对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企业及中职校毕业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