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免职从来不是一种官员处分类别:又一那么关于官员追责的新闻被炒热: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四川简阳原市长段成武因违法批地被免职,但在短短1周之后就异地再任职,被当地人大任命为XX县区财政局局长。又一那么关于官员追责的新闻被炒热。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四川简阳原市长段成武因违法批地被免职,但在短短1周之后就异地再任职,被当地人大任命为XX县区财政局局长。被追责官员在稍微寂静一段之后低调复出,已经不是什么猛料新闻,这那么消息之所以还是引起舆论大哗,在于官员复出的速度之快,实在已经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据当地官方的最新通报,在财政局长位子上屁股还没坐热的该官员,日前再次被免掉了职务。按照当地官方的说法,段成武先前被免掉市长职务,似乎并非追责,而只是“为了有利于查实情况、整改问题〞,而在一周之后转任上级市的财政局局长,那么是恰逢“市政府机构改革期间〞的职务空缺。在国土资源部正式通报XX省XX县区政府违法批地案的查处结果之后,当地有关部门才对段成武作出了党内警告处分和免职的决定。通观来自当地宣传部门的新闻通报,似乎给人一种媒体报道有误的感觉,但在短短两个月时间之内,一个疑似对违法批地案件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官员,经历了这么一场从(正处级)市长到(正处级)局长的职务变迁,两个职位都是肥缺,恐怕无论如何都无法被认为是一种凑巧和正常的行为。更何况,既然该名官员已经到了可能影响问题调查、需要被调离的地步,为何还会在其免职大会上进行那么“出奇高调〞的评价。而且被免职的段成武还作了“较长篇幅的发言〞。这都与以往涉事官员被处理前的架势存在质的区别,而此番对“免职一周即任新职〞的官方辩白也因此显得甚是无力。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即使到现在,在这位“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前市长头上,其实只有“党内警告〞这么一个能够在党纪国法中寻到出处的处分,算是货真价实,可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影响到该名官员的仕途。至于那被免掉的市长和局长的职务,根本无法在任何公职人员处分规章中找到依据,更不要说对官员有什么威慑力。只要“人才难得〞,只要“组织需要〞,再来一次短时间内转任他职,各方面条件几乎是完全具备。“党内处分〞作为五种党内纪律处分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2条的规定中,仅有“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的限制。也就是说,“党内警告〞不会影响官员的平级调动,只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无法得到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