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火与自救常识一、火灾特点1、受气压和风速影响,高层建筑内空气流动快,那些在普通建筑内不易蔓延的初起火灾在高层建筑内部却可能酿成火灾。2、高层建筑设有较多的楼梯井、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风管道等竖向管井,一旦室内起火,烟囱效应就会使烟火迅速由建筑物下层蔓延到上层。3、火灾时,大量烟气从窗口喷出,在风力作用下,容易烤裂上层玻璃窗,引起上层室内可燃物燃烧。如此层层蔓延,使高层建筑形成立体火灾。玻璃幕墙建筑遭受这种危险可能性更大。4、普通电梯没有防火、防烟、防水等措施,火灾时必须停止使用。室内疏散楼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人员全部撤离。慌乱中人们还难免发生摔死、摔伤、跳楼等惨剧。5、在竖直方向上,烟气流动速度是人员疏散速度的6~10倍。如果楼梯间不能防烟,人们不得不在烟熏和热气烘烤中疏散,往往会被烟火熏倒、熏死或烧死。6、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用电设备多,用电量大,漏电、短路等故障的几率增加,容易形成着火源。7、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多,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的几率也相应增多。二、扑救难度大1、登高困难。消防队员携带装备徒步跑上6、7层,体力已消耗到根本丧失战斗力。出于对经济等因素的考虑,高层建筑内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有限。2、登高装备受限。目前登高消防车一般也只能到达五六十米,无法满足不断增高的建筑火灾扑救需要。超过一定高度后,风力、作业空间等影响因素将严重制约登高车辆的灭火和救援。3、供水困难。高层建筑火灾实际用水量每秒需要上百升至几百升。目前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的供水量普遍无法满足救火实际需要,只好借助消防车辆往高楼供水,由于受水带耐压强度和消防车供水高度的影响,常因供不上水而贻误灭火战机。三、防火措施目前,我省消防部队配备的最大工作高度的举高车仅达54米。超过5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自救。因此首要是增强高楼自身防火本领〞,强化自救措施来保障平安。1、加强防火分隔。建筑设计人员应针对所设计建筑物的具体条件,灵活运用防火设计,加强防火隔断,增加灭火手段。2、做好防排烟。火灾中死亡的人员中只有20%是被火烧死的,80%是因为烟熏中毒或者因烟熏中毒后无法逃生而死亡的。因此,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排烟,将火灾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及时排出,为人员平安疏散和火灾扑救创造条件。3、室内装修阻燃。在建筑中消除火源是不可能的,但是多采用阻燃材料或将装修装饰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后,可防止或减少火灾伤亡以及财产损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