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区分是非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美籍华人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3.在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受义务的制约。()4.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5.公民依法缔结婚姻关系不受任何人的强制和干预。()6.对不履行抚养未成年子女义务的父母,其子女有请求付给抚养费的权利。()7.违法犯罪的人的隐私不受法律保护。()8.法院对15岁的小吴因盗窃进行公开审理。()9.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终身享有的权利。()10.借债还钱,杀人偿命。().二、请你来选择(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字母填写在对应表格内。每题2分,共20分)1.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之后,就享有人身自由权以及获得父母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到了上学年龄,依据义务教育法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到达法定年龄,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辞别人世之前,还可依据继承法立下遗嘱,处理自己的财产。这说明A.公民只有在打官司时才用得上法律B.公民只有到达法定的年龄,才受法律保护C.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受法律保护D.公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享有法律规定的相应权利2.在我国,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在于A.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B.公民受法律约束,人民那么不受法律制约C.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那么不能成为国家主人D.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人民那么只有权利没有义务3“.我国宪法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予以确认,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履行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这说明A.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B.我国法律具有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C.所有的道德标准都可以上升为法律D.我国法律具有明显的阶级性4.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但凡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以下行为应该提倡的是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B.明知赃物而购置的C.偷拿商场东西游街示众D.拾到遗失的物品拒不交还失主5.在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是通过公民为社会所尽的义务来确定的。这说明A.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合一性B.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制约性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D.公民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