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交通科技2023年第1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本没有交叉口的国省干线路段,逐渐演变成城市道路交叉口,并进行交通渠化和信号灯控制改造,然而由于原沥青路面结构计未考虑交叉口交通通行渠化、行车紧急制动、大货车制动刹车片滴水等不利因素,通车不久后就出现车辙、拥包、推移、剥落、松散、坑槽等病害,严重影响交通运行和市容市貌。公路部门虽进行快速修复,但碍于交通通行压力,只是对路面破坏区域采取简单的应急铣刨重铺措施,加铺沥青混合料没有进行特殊的设计,且由于工作面的问题,压实度也难以达到要求,修复的交叉口路面往往短时间内又出现前述的病害,形成“屡坏屡修”的现象[1],成为公路部门道路养护的痛点和难点。为有效解决国省干线城郊段交叉口沥青路面病害问题,本研究以位于福建省南平境内205国道城市段的2个信号灯交叉口路面病害处治为例,通过现场调查以及对当地交通和公路养护部门的问询,从交叉口通行交通量、交通轴载、车辆行驶特性、养护历史等方面进行交叉口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原因的分析,而后针对性地提出交叉口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方案,并付诸实践,以期为类似交叉口路面病害处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1工程概况国道205福建段K14+480~K18+220穿越福建浦城县城,起点位于国道205与梦笔大道平交路口,终点位于余乐高速互通附近,标准路段路基宽24m,路面宽19.5m,原设计为一级公路,路面荷载标准为BZZ-100,限速6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浦城进出城方向的迎宾大道,因城市建设规划等需要,在城西和梦笔两处平交路口位置增设了红绿灯信号控制,该路段成为国省干线一级公路兼顾城市主干路。梦笔大道平交路口、城西平交路口于2021年3月建成通车后,由于前期未考虑交叉口交通通行特性,交叉口沥青混凝土路面未进行专项设计,城西平交路口(左幅K15+988附近)、梦笔平交口(左幅K14+480附近)沥青混凝土路面即出现了不同程度车辙、坑槽、松散、推移、局部波浪拥包等病害,且病害大多集中在该幅道路前进方向的红绿灯停止线前。截至2022年7月,公路养护部门已对2处交叉口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多达6次的应急修复———铣刨病害范围内中、上面层沥青混凝土,再重新加铺。每次修复后的短时期内又出现同样病害,屡坏屡修,不仅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交通通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还影响市容市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基于此,亟需对该2处交叉口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有效处治。2交叉口沥青混凝土路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