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51卷第1期Vol.51.No.1,2023地球与环境EARTHANDENVIRONMENT贵州部分水稻主产区土壤和大米Cd污染特征研究宋江菊1,卢旺彪1,张珍1,蒋科1,2,张奇1,2,曾广能1,2,3,∗,黄承玲1,2,杨成1,2,张林3,4,罗维均3,4,王世杰3,4(1.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2.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贵阳550025;3.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贵州普定562100;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摘要:为了解贵州水稻田土壤和大米Cd污染特征,对贵州部分水稻主产区开展水稻田土壤和对应水稻样品的采集,并测试土壤pH和所有样品的Cd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为4.81~7.56,平均值为6.45;土壤Cd含量为0.37~3.22mg/kg,平均值为0.88mg/kg,点位超标(风险筛选值)率为96.43%,喀斯特地区土壤Cd含量整体高于非喀斯特地区;大米中Cd含量为0.00~0.44mg/kg,平均值为0.04mg/kg,超大米安全限量值的样品比率为3.65%。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壤Cd除来自成土母质(母岩)贡献外,还受人为排放的影响;水稻在灌浆成熟期,由于水稻田水分条件不良,土壤出现氧化环境的频率高或者氧化环境持续的时间长,可能是导致大米Cd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人为保障灌浆成熟期水稻田供水充足是降低水稻Cd含量、避免大米Cd超标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镉;大米;土壤;污染特征;氧化还原电位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250(2023)01⁃0067⁃09doi:10.14050/j.cnki.1672⁃9250.2022.50.065收稿日期:2021-12-31;改回日期:2022-03-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3015);黔科合基础[2020]1Y188;贵州民族大学校基金项目(GZMU[2019]YB11)。第一作者简介:宋江菊(199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污染防治研究。E⁃mail:sunshine123619@126.com.∗通讯作者:曾广能(1988-),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E⁃mail:augustinezen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