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潼湖生态智慧区地下水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互影响关系李苗苗(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广东惠州516008)[作者简介]李苗苗,女,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摘要]地下水、古河道等是影响城市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安全的主要方面,同时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相应的环境效应。惠州市潼湖生态智慧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惠州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区域,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深化,查清区内影响城市发展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下水和古河道,同时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及环境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潼湖生态智慧区内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效应,地下水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影响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能引发的环境效应,为城市规划及地下空间开发、地下水及环境保护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关键词]潼湖生态智慧区;地下水;地下空间潼湖生态智慧区位于惠州市西部,属广东省珠三角地带,所涉及的行政区包括潼湖、沥林、潼侨和陈江街道的部分区域。惠州市作为国家中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示范城市,选取潼湖生态智慧区作为试点工作区,区内有着重要的淡水湿地资源,将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区内开展了多项地质调查工作,包括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地质条件特征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分布规律,但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区内地质条件影响尤其是与地下水的相互影响关系未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以上情况,本文主要根据潼湖生态智慧区水文地质特征及规律,阐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引发的环境效应,地下水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1.区域地质背景潼湖生态智慧区在区域上位于莲花山深断裂以西的东江断块内,断块内次级断块发育。区内出露地层(图1)有三叠系小坪组(Tx),岩性为砂砾岩、砂岩,紫红色,倾向南~南东,倾角20°~25°,分布于北部;侏罗系桥源组(Jqy)、塘厦组(Jt)、漳平组(J2h)和南山村组(Jkn),为北东东—南西西向延伸的向斜的组成部分,地层倾角15°~43°,其中桥源组、塘厦组和漳平组为河湖相紫色为主的碎屑岩,南山村组为火山喷出岩或次火山岩;白垩系浈水组(Kzh),岩性为厚层—巨厚层状碎屑岩,局部呈条带状、透镜体,主要在东部出露;白垩系—第三系丹霞组(K2E1d)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巨厚层状碎屑岩,分布在东北部;第四系(Q)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物,由黏土或粉质黏土、含有机质粉质黏土、砂性土、含卵石或角砾粉质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