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07-25第37卷第6期2022年12月光电技术应用ELECTRO-OPTICTECHNOLOGYAPPLICATIONVol.37,No.6December,2022近年来,随着对空导弹战技性能的不断提高,及各种便携式制导/非制导弹药在局部武装冲突中的应用,军机面临的战场威胁进一步复杂和严重,以对空导弹为代表的制导弹药和以RPG为代表的非制导导弹在战场上成为军机最主要、最严重的威胁。其中制导弹药包括空空导弹、地空导弹、舰空导弹和潜空导弹,此外还包括部分具备一定对空作战能力的炮射导弹、制导导弹、反坦克导弹和制导火箭炮等。非制导弹药包括航炮、空空火箭、高炮、RPG火箭、无后坐力炮等。与对空导弹相比,非制导武器发射的弹药无制导装置,无法通过软杀伤的手段进行对抗,此类武器的发射距离大多相当近,留给军机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而便携式轻便防空导弹可单兵携带及发射,携带制导装置,打击能力提升,地面目标特征极不明显,很难提前发现,对于低空慢速的直升机威胁尤其突出。面对各种高性能导弹和日益复杂的战场威胁,“主动防护”的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相关探索研究一直没有间断。机载主动防护技术的防护效能不受来袭弹药有无制导、制导方式/体制、制导水平高低的影响,具备主动摧毁来袭威胁的独特优势[1],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各国在机载主动防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概念探索和技术论证,随着精确制导、微电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的发展,机载主动防护技术的装备工程化应用已经初步具备条件。研究了国外关于机载主动防护技术发展和装备发展现状,为下一步机载主动防护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考。·综述·国外机载主动防护技术发展现状研究安建民,高志远(空军装备部驻北京地区军事代表局驻天津地区第三军事代表室,天津)摘要:随着对空导弹战技性能的不断提高,及各种便携式制导/非制导弹药在局部武装冲突中的应用,军机面临的战场威胁进一步复杂和严重,机载主动防护技术具备主动摧毁来袭威胁的独特优势,可变革性地提升战机的自卫防护能力。重点探究了机载主动防护系统的原理,国外机载主动防护技术和装备的发展现状,为未来机载自卫对抗发展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机载主动防护技术;自卫防护;微型拦截弹;新型干扰弹中图分类号:TN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255(2022)-06-0001-06ResearchonAirborneActiveProtectionTechnologyinForeignCountriesANJianmin,GAOZhiyuan(TheThirdMilitaryRepresentativeOfficeinTianjinoftheMilitaryReprese...